第285章(第9頁)

  這個陳放承認,西州城的“骨架”搭得好,規劃得也合理,陳放安放好行李,也不着急說正事,先請蘇晟給自己做向導,在西州裡逛着。

  蘇晟不疑有他,隻是覺得自己與陳枚更熟一點,不知道為什麼陳枚的大哥要自己作陪,想來是因為自己的官話更好?

  他陪着陳放逛了半天,陳放先問一些西州的習俗、祝府各人的情況之類,突然話鋒一轉,問道:“今天那個别駕家的小子,是不是……哦,南方風俗,他有沒有對小妹唱歌?”

  蘇晟不疑有他,道:“那倒沒有,他來的時候都快夏天了,沒功夫唱呢!”

  “他們倆?”

  蘇晟聳聳肩:“雖然不是頭人家的,不過……”

  陳放撇了撇嘴:“哦。”不是他願意多管閑事,祝重華的來曆他知道一點。雖然英雄不問出處,奴隸出身也不算什麼,祝重華能做到别駕,雖然安南官職水份比較大,至少能做事。但是……祝重華做官才幾年?這個年輕人,之前的人生都是處在一個奴隸的身份上,他能有多少教養呢?又是才開始讀書!樣子看起來就挺“野”。

  陳放很憂慮,因為蘇喆是在祝府長大的,她讀書、習武、做官、有家業繼承,無論如何,陳放都覺得她應該值得一個與她有類似經曆的男子。

  他忽然生出一種想法:要不要與姑姑談一談?

  旋即,他又冒出了另一個念頭:婚姻,結兩姓之好,也許這就是安南人自己的安排呢?新貴們與老頭人家的聯姻,擰成一股繩?那這就不适合自己多嘴了,人家有父母的。

  他正要歎息,蘇晟忽然說:“來了!那個是青葉,看來姥下午就能回來了!”

  陳放眯起眼睛,看着一個苗條的身影騎在一匹矮馬上,奔往幕府去。

第508章

芙蕖

  蘇晟擡起手臂又被陳放按了下去,他不解地看向陳放:“怎麼了?”

  陳放道:“她回來報信的,你中途攔她有什麼意思?咱們現在不如先回客館,過一刻去幕府登門拜訪。”

  祝青葉風一樣地從二人身前刮過,一口氣沖到了幕府:“回來了!回來了!”

  府裡馬上喧騰了起來,侯五拄着杖,慢慢地踱到門口,看着“猴崽子們”忙上忙下。一個小姑娘路過他,順手撈過了一把椅子往一邊放下:“五翁翁,您坐這兒。”将人一薅,按在了椅子上。一隊“猴崽子”呼嘯而過,手腳不停,嘴上也不停。上一句是“五翁翁好”,下一句不等侯五回答,就是:“快點兒,那邊屋子還沒掃塵。”

  祝纓一回來,随行的人也就都回來了,有許多房間要打掃,又有許多的飲食要準備。管書房的趕緊清點書房裡的文具,發現紙所剩不多了,忙着跑去領。各職司也最後一次檢查自己的事務,預備祝纓回來要查問。

  巫仁和項安尤其地忙,秋收、入庫、征租稅就是眼前最緊要的事,她們再一次核對數目,項安道:“莫慌,姥回來了,小雙她們也就跟着回來了,咱們也就有幫手了。”

  巫仁的聲音悶悶地:“那重華姐也快來了,她好難應付。”

  祝重華是她們頭疼的人物了,趙蘇、祝煉也不好對付,但他們是帶一點“含蓄”的,祝重華不一樣,她總是很直接。

  項安恨恨地道:“祝明學得太慢,不然,就該拿他過來幫忙,讓他應付他阿媽!”

  祝明就是祝重華的兒子,祝重華攏共生了六個孩子,活下來的有三個,兩子一女。祝明就是其中的小兒子,上面有一兄一姐,三個孩子裡隻有他一個到了西州城讀書,哥哥是因為長子,已經結婚了,得看家。姐姐是因為小時候父母要幹活,疏于照顧,一不小心被老鼠啃殘疾了,好懸沒死。

  祝重華丈夫給頭人做苦工的時候累出一身病,現在祝重華出來做事,長子就照家裡。

  全家就小兒子合适到西州。

  巫仁中肯地道:“他不如他阿媽聰明。”

  項安道:“多有子不類父……母的。”

  兩個嘀咕幾聲,又埋頭理事,手上翻得飛快,将秋收的計劃、近期戶籍梳理的進度草草檢查了一下,數清了冊子的數目,祝纓等人也到了幕府了。

  兩人聽到喧鬧聲,将本子收好,一同出去迎接。蘇喆與祝青葉正從旁邊的簽押房裡出來,幾人互相點了點頭,大步往外,又與祝青君遇見,再打個招呼:“還順利麼?”

  祝青君道:“還好,‘匪’也剿得差不多了,姥聽說陳大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