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第2頁)

  現在不一樣了。

  原來你們以前都是裝的!小人得志之後露出本來面目了,那不得往死裡作踐我家?!不行!不能讓你們得逞!

  至于個中究竟使了什麼計策,長公主再大意也不會說出來,路丹青也就無從得知,隻能猜出來,齊王秦王估計都被利用了。齊王能逃出去,也是命大。

  三人對了對消息,祝彤問道:“齊王去哪兒了呢?”

  不知道。

  就拿個消息給祝纓嗎?

  祝煉道:“能傳一點是一點,明天咱們再各自行動。我明天得往宮裡去。”皇帝還沒下葬,是宋王出面給梓宮送到皇陵山上暫時開鑿出來的洞穴裡,等着山陵營建完畢。山陵使不是外人,正是穆皇後的親哥哥,穆太後的侄子,現在正在監工挖土呢。

  路丹青對祝彤道:“我明天繼續拜訪夫人們,你與我同行。”

  三人商議好了,次日一早就派人出京往安南傳遞消息。路丹青與祝彤這次去的是溫嶽府上,溫嶽是禁軍老資格,溫大娘子與祝家關系不錯,路丹青在京城的時候也去過溫家數次。

  祝煉則往宮裡遞了奏折,等着宣召入宮。現在沒有皇帝,大臣們請太後充當門面,但召見官員的事情還是丞相們安排,因此到了宮中,他不是見太後,而是被喚去了政事堂。

  政事堂裡,丞相肅穆,冼敬須發皆白,問的與姚辰英出奇地相似:“齊王可曾南下?”

  祝煉隻好又解釋了一遍:“不曾,諸位每以節帥是女子,不肯屈居女子之下,怎麼會到南方來?”

  冼敬啞口無言。

  正在尴尬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了——齊王出現了。他往北跑,去找到了沈瑛的兒子。沈瑛之子外出為官,現在北方,兩人也算是遙遠的表兄弟,如今難兄難弟湊到一處,發出了一份檄文,控訴秦王謀害于他,要求天下忠臣“勤王”。

第536章

惡化

  祝煉不用想辦法自證清白了,齊王壓根就沒有南下。他隻稍一放松,心又提了起來。“勤王”?怕不是要打起來?天下人招誰惹誰了?又要跟着倒黴!

  祝煉看了看幾位丞相,隻見他們也是眉頭緊鎖,面帶怒色。祝煉輕吸一口氣,默默地站着,一聲也不吭。北上之前,祝纓有所叮囑,師生二人都認為此行會有些許麻煩,也許會遇到宮變,也可能遇到拉攏、朝中派系清洗……這些都有個大緻的應對方向。

  弄到齊王出奔,眼見要打起來,這是連祝纓也沒有想到的。不,本朝至今就沒有這種事發生過!昔年魯王之亂,也不過是在京城要“斬首”了太子。

  祝煉手上就一百号人,在這種局面下難以發揮,不如靜觀其變、探聽盡可能多的消息往南方傳。

  他的心也沉了下去,最好的結果,是沒人聽齊王的。不然就……

  王叔亮對祝煉道:“你且退下,不要亂走,或有事要召你來說。出去之後,剛才聽到的,不要說出去。”

  祝煉一揖,道:“相公,隻怕我不說,齊王也要宣揚得天下皆知,還請盡早拿個主意。”說完,向幾人一揖,退了出去。

  清場完了,冼敬開始罵齊王:“糊塗!”

  姚辰英道:“現在别說這些沒用的了,要怎麼辦?”

  施季行道:“你我一同去見太後。”

  名義上,現在最尊貴的是太後,發什麼命令都得頂她的名字。冼敬年老,走不快,着一個力士背着,到了宮城門口,換了個健壯的宦官。四人一路行,一路說,冼敬要維護禮法次序,此時也不得不将齊王當作敵人來對待了。

  王叔亮說:“先以太後令,着齊王回京。再有,還要安撫天下。”

  施季行道:“齊王恐怕不會聽,請個宗室長輩出面做使者吧。成與不成,這一步都要做到。行文各地,也以太後名義,言明會主持公道。”

  姚辰英道:“太後、皇後已然說他不孝了。”

  冼敬道:“先這樣做,不能再耽擱了。這樣的事情可謂醜聞,他在外面、長着嘴巴,拖得越久物議沸騰,越有損朝廷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