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第5頁)

  秦王的表兄道:“諸位相公,正旦要怎麼過?改元嗎?新君呢?齊王已投敵國,還要留着祖宗基業等他回來嗎?”

  丞相們對望一眼,把太後排斥出去之後,擁立新君的時機也到了。秦王這急切的樣子,卻讓丞相們心中搖頭。齊王的事情怕是真的有鬼。然而幾位将皇子們從頭過一遍,也隻有先輪到秦王了。

  姚辰英道:“确是如此,隻是不知殿下身體……”

  秦王道:“我可以。為了國家,我何惜此身?”

  王叔亮道:“倉促之間,恐怕典禮未能齊備。”

  秦王道:“非常之時,一切從簡。”

  丞相們面無表情,緩緩向他行了一禮,心情都頗為沉重。他們不但要應付齊王、天下,還要再應付一個新君。新君又有生母,兩位太後、一位太皇太後,後宮也熱鬧了起來。得意者有之,但許多人這個新過得都不痛快。

  ……——

  南方卻是好好地過了個年,又好好地給祝纓過完了生日。新君登基之事,祝煉已經帶了賀表過去了,也不用幕府再多操心。

  京城的信函、公文、邸報、旨意等祝纓都收到了,大部分被她扣住了。快過年了,何必讓大家不痛快呢?雖然安南并不會因為皇帝而不開心。

  她這個生日過得花團錦簇,人人高興。何月明也不惦記祝煉還在京城,連林戈都沒有對她大伯翻白眼。

  人們分批向祝纓祝壽,趙蘇這樣的老資格一撥,祝重華這樣已經居高位的土著又是一撥,林戈、趙霁這樣的小孩子是另一撥。又有府中幫傭也湊趣。此外又有城中百姓,選了有老有少的一些人,都到幕府來讨壽酒吃。

  熱熱鬧鬧。

  生日之後不久,祝煉便與路丹青、祝彤又帶着人馬回來了。本以為領着人馬過去,會度過緊張的交替時節,沒想到京城出了更大的事故,一百号人根本沒有發揮的空間,原模原樣地回來了。

  “愚蠢啊,一開始就該給齊王發喪的。京城給他發了喪,他就是個死人了,在外面幹出什麼事來就都是假的。”祝纓說。

  祝煉道:“打一開始沒人想到事情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都還留着餘地。一步錯、步步錯,緻有今日。”

  祝纓對祝彤道:“你去北關,先給蘇晟打下手。”

  “是。”

  祝彤也不問為什麼從西關又給她調到了北關,稍一收拾便往北關去。北關往來的人明顯變多了一些,除了商人,竟還有人拖家帶口要往安南定居來。祝彤感覺,祝纓将她調來,或許與此有關。

  到得六月裡,眼見田裡的莊稼開始顯出點黃色,一騎快馬送來了關于北方的新的消息——打起來了。

  齊王與胡人勾結,但北地百姓對胡人是恨的,所以朝廷防範胡人還應付得來。然而,這邊一打,西番又趁機動了起來,半年時間,足夠他們準備好了發難了。朝廷為應付兩場戰事,又是抽丁,又是征兵,原本有了些起色的國家又捉襟見肘了起來。

第537章

我去

  北關比西關安逸不少,祝彤無事時便向山紅鳳請教一些功課,舒服的日子過得很快。

  驗勘信使的身份時,祝彤并不知道他帶來什麼樣的消息,人也沒穿孝,嘴裡也沒喊着别的什麼話。驗好了身份,祝彤就派了兩個人,陪他一同去往幕府,心想:有公文,邸報發抄不用兩天也就再過來了,到時候我就能知道了。

  兩天後,祝彤依舊沒能知道這裡面寫的是什麼,幕府裡也沒有消息傳出。祝彤心中存着一絲疑慮,更加留意起往來的人,尤其是從北往南而來的人。

  又過數日,幕府依舊沒有命令給她。祝彤蹲在橋頭,随意抽了個穿着整齊的中年男子詢問:“這些日子北邊是有什麼事嗎?”

  男子雖着綢衫,袖口、褲腳卻收得較緊,下擺也短,拱一拱手:“好叫将軍知道,朝廷又與胡人打起來啦!”

  祝彤漫應道道:“那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可不是,好些地方糧價還漲了哩,用工也貴了起來。”

  祝彤道:“從安南買糧也要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