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有各人的意思,祝纓一直不說話,劉遨、劉昆心情有些激動,劉遨道:“其實,能回京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總是偏居一隅,畢竟是‘偏’,您不該這麼委屈,您的才能應該施展。”
祝青君道:“既然辦法誰都知道,就差做,我願領命入京。行軍布陣,我還是可以的。我去。”
祝煉道:“我看青君可以。”明擺着的,祝青君是接班人,那讓她鍛煉鍛煉,多與北邊接觸接觸也是應該的。而且,隻有繼續的積累勝利才能積累出經驗和聲望,更方便祝青君接手安南。
祝纓道:“我去。當年,他們視我為罪人,我南下時也是避人耳目。這個節度使,也像是被囚禁在安南一樣。
我不能是落荒而逃的,我必須正名。要我做事可以,那我要再入政事堂,大步地走進宮裡。哪怕隻是為了應急,日後再回來,又或者幹脆這是個陷阱,我死在那裡。這一趟,我是必得去的。”
“姥!”
祝纓道:“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但我對安南的現在已經沒什麼好擔心的了。我要想一想它的将來。
我給安南定了現在的規矩,但在安南之外,他們還是把安南當成待教化的野蠻異類、把我的規矩當成異端,要我們依從他們的規矩,這是不行的。
隻是再做丞相有什麼意思?我得走出去,世人總有一天要徹底習慣我的規矩,先見識一下也不壞。哪怕外面是塊鐵闆,我也要給它撕出一道縫兒來!剩下的,就看大家的了。”
祝煉憂慮地道:“可是……先時朝廷對您頗有微詞,前番也隻是問策,萬不得已,他們是絕不願您入京的。現在請您過去,他們也……”
“看我不順眼?”
劉遨輕咳了一聲。
祝纓道:“看我不順眼?那就多看看,直到看順眼為止。要還是不順眼,那也沒關系,看習慣了就行。這一本,我親自寫。”
她要提兵北上,朝廷得讓她做丞相,不答應那就當沒這回事兒,大家各自安好。答應了,旨意到的那天,她就動身。
巫仁、項安等都不願意她涉險,趙蘇心頭一動,忽然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一次早朝,祝纓沒有同任何人商量,便告知所有人,她是個女人。
趙蘇不由道:“您想做什麼,就去做。”
第538章
再臨
趙蘇是最先反對的人,現在倒戈如此之快,令蘇喆等人措手不及。
蘇喆說了一個:“你……”又抿緊了嘴唇,顯出有點生氣的樣子來。
祝青君等人也用沉默表示了抗議。
包括林風等人瞧瞧祝纓的頭發,再算算她的年齡,心中都充滿了擔憂。她說不在乎是不是死在外面,但他們在乎!
祝纓道:“我并不是一時沖動又或者是怄氣,或是遺憾錦衣夜行必要回去耀武揚威。我告訴過你們,那樣是危險的,小人得志的心,要不得。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如果不是朝廷驟然之間情勢急轉直下,我一定會在安南安安靜靜地過我自己的日子。
安南的規劃你們想必也是清楚的。開驿路是為了什麼,不斷了與外面的交易又是為了什麼?安南雖然太平,卻也貧瘠,多少東西咱們自己不産、做出來的東西也不如外面的好,連印刷做書,也不如外面。
外面的人那麼多,蠢人多,能人更多,物産又豐富。閉門造車、畫地為牢,等外面緩過氣來,一定會設法‘教化’,山裡會有滅頂之災的。
如何安全地、真正成為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是我最挂心的。
一頭闖出去,又要被鄙視。不能坐井觀天,不理世事。趁我對朝廷還算了解,能開這個頭。否則,日後你們要做,就要重新開始,難上加難。
我已經不能一下跳上房頂了,這次如果不去,我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什麼玩意兒?您還想跳房頂?祝青君等人都瞪她。
祝纓雙手往下壓了壓,道:“如何?”
這些道理都是祝纓之前說過的,衆人也多少接受了,他們中的許多人見識過山外、京城、朝廷,也承認祝纓說的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