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殿,貴妃便向祝纓鄭重一拜。
祝纓偏身避開了:“娘娘這是做什麼?”
貴妃道:“早就想拜謝相公了,我兒有今日,皆賴相公之力。”
祝纓道:“丞相請立太子,是職責所在,何須言謝?”
貴妃卻沒有被她的話輕易打發了,這個身形略顯嬌小的女子微微仰望祝纓:“鄭夫人見過我,我都明白。日後,還請相公多多關照,我母子必不相負!”
祝纓道:“娘娘看我,還有日後嗎?陛下春秋正盛,娘娘該把心放到陛下身上。”
四目相對,祝纓不動聲色,貴妃用力看着祝纓,祝纓輕輕點了點頭:“東宮也到了開蒙的年紀,政事堂正打算奏請陛下給東宮找師傅。不過,眼下事情多,要過一陣子了。娘娘可以先教東宮識些文字。有一本書,我會讓嶽夫人帶給娘娘。娘娘如果有空,看一看。”
貴妃微怔,點點頭:“好。”
貴妃愛讀經史,心道:會是什麼書呢?要特地提出來?
心中亦有期待,看着祝纓的背影,默默發呆。
此後,貴妃将兒子帶來侍疾,自己也拿到了嶽妙君帶來的書。這本書是她之前從未讀過的,從序裡看,是個女子的遺作,貴妃不由重視起來。
來回讀了三遍,皇帝也漸漸能夠起身了。
北地前線,終于傳來了好消息——姚辰英赢了,胡人還把齊王捆起來送給了姚辰英。
兩下罷兵。
皇帝大喜!
祝纓卻略愁:又要花錢了!得再拖半個月,手頭才能緩過來。半個月後,各地刺史進京,當年的租賦也才能到,才好給有功的将士發撫恤和功賞。
她也好奇,姚辰英這是怎麼辦到的?
如果她是胡人,怎麼也不能把齊王交出來!卷着走,以後想打劫了,就拿他當招牌南下。百姓信不信不重要,一定能夠讓京城的皇帝不得安甯,以此敲詐是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直到姚辰英回來,大家才知道,他是使了一個陰招。他派人假意投靠齊王,理由是看不慣朝廷的亂相,還清理了好些官員,他自稱是某官之子,因此留在了齊王的身邊。之後再城用計,讓胡主相信他打着齊王的旗号串連胡人中的王子、貴族嫌棄現在的可汗不出力,要謀奪兵權,率軍南下争位。并且許諾,一旦登基,必有厚報!
報酬列得很說細,包括給布、給糧等。
胡主自然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
殺了齊王,又容易成為南方的口實,索性把人一捆,送了。
“高啊!”祝纓贊道,此時她正與姚辰英在府裡聊天。
姚辰英也是個對下屬比較厚道的人,他也列了單子,也催着辦,這回輪到祝纓被人敲詐了。兩人讨價還價的,在宮裡沒争完的,姚辰英又追債追到了家裡。
姚辰英道:“您一定也能有辦法的。”
互相恭維過了,祝纓又簡要告訴了他一些京城的情況。
姚辰英歎道:“自您回來,一切就都開始像個樣子了。如今看來,似乎還有中興之望。”
“可惜我已經老了。”祝纓說。
姚辰英也指指自己的鬓發:“早就白啦。”
話鋒一轉,又折回了追債上。祝纓道:“行伍裡的苦處難處我都知道,不會誤了你的事的。先撥這些應急,半個月,半個月後,你知道的。”
姚辰英道:“我可帶了好些兵馬回來,禁軍本就駐紮在京師,欠他們的,不太好。”主要是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