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他表明他知道,他理解,所以我才會在一審的庭審上那麼陳述。”
“再有。”
“我陳述的内容全部是基于事實,沒有任何虛假的内容,也沒有什麼僞證,基于以上,我不知道我哪一點觸犯刑法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面對肖海博的陳述,馬橋面無表情,還沒有開口,石秀傑就急忙開始追問夏光明。
“證人還有沒有什麼其他要陳述的?”
夏光明搖了搖頭:“暫時還沒有想到,忘記了。”
蘇白:.….
你們在這裡合起夥來演雙簧是吧?
蘇白舉手示意,在得到馬橋的同意後,開口陳述:
“審判長,我認為本次庭審的大緻情況已經定下來了。”
“沒有繼續闡述的必要。”
“根據我方當事人的描述和公訴人的描述,事實已經顯得很清楚。”
“大概意思是,在證人指控以及證人的口供當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證人是依據自己的主觀來證明我方當事人對他進行了誘導的行為。”
“可是實際上并不是….”
“實際上的是我方當事人在幫證人進行委托的時候,證人在對某些方面沒有進行思考或者說思考不當。”
“就比如說關于萬利有限公司的經理和證人是否認識,是否是朋友之間的關系,這一點可以明确的看出來。”
“證人認為,萬利有限公司的經理和他是朋友,兩個人之間是借貸關系。”
“但實際上,我方當事人認為對方非法集資是有依據的,對方對于自己的認定并不是借貸,而是購買。”
“雙方沒有欠條,但有購買的證據。”
“從這一點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兩個人不是借貸之間的關系。”
“這一點兒,否認了證人當時的主觀判斷。”
“我方當事人當時憑借着證據來扭正證人的這種錯誤的主觀判斷,難道說是引誘和不良的導向嗎?”
“不管是從法律上還是從主觀的認知上面來講,有證據證明是購買,存在着非法集資的行為,這是鐵定的事實,而不是證人,主觀上憑空想象的借貸關系。”
“憑借着證人的口供,說是借貸就是借貸了?”
“如果這麼進行認證的話,那麼還要證據幹什麼?”
“不要證據了,法院當場可以判決我方有罪!”
“如果證人非要存在說,兩個人的關系就是借貸,那麼在當時,我方當事人肖海博告知夏光明這一點,并列舉了相關證明證據的時候,夏光明為什麼不進行否認和反駁?”
“去要求我方當事人為夏光明打借貸民事訴訟?”
“基于以上,可以明顯的看出或者是認證我方當事人并沒有任何的誘導行為,而是基于從事實出發,對于夏光明進行提醒。”
“隻是這種提醒被夏光明誤認為是誘導,況且,從另一個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