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他們一方是抛開事實不談,他覺得檢方才是真正的抛開事實不談!
蘇白開口反駁:“我并不贊同檢方的說法和看法。”
“首先,剛才審判長已經進行判定了廣有志的行為是見義勇為。”
“見義勇為的确會出現很多種方式,可是檢方有沒有考慮到當時的場景?”
“當時的場景是一個剛畢業的年輕小夥子,看到一個男人正在拉扯一個看上去年齡不大的女性。”
“根據執法方的調查,當時被王強拉扯的女性年齡剛滿20歲左右,大學生。”
“在這種情況下,廣有志産生強烈的正義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并且當時的情況是,王強正在違背着那名女性的意願,進行強烈的拉扯.…”
“根據執法方當時的口供筆錄等證據,廣有志是詢問過當時的那名女性是什麼情況,并且出聲呵斥了王強,但是王強無動于衷,在這種情況下才進行的攻擊行為。”
“不是檢方口中所說的,廣有志沒有進行其他的阻攔.…”
“針對于這一點,我想請問檢方,你難道沒有看相關的證據嗎?”
“根據檢方的說法,我方是抛開事實不談,可是檢方不是抛開事實不談嗎?”
“執法方的證據檢方難道沒有注意到嗎?”
“如果注意到了的話,那麼為什麼會忽略掉這麼重要的前提因果關系?”
“還是說檢方是有意忽略掉了這些?”
面對蘇白的質問,唐亮微微皺了皺眉。
他不是忽略了這麼重要的因果關系。
而是刻意針對的就是這一點。
傷人是既定事實,主觀上有主動動手的表現,就算是有因果關系,但是難道就不構成故意傷害罪了嗎?
他都已經提起公訴了,難道說在現在這種時候打自己的臉說搞錯了?
根本不可能!
他明白蘇白說的是什麼意思,他也了解蘇白講的原因。
站在蘇白的角度上來講,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可是站在他的角度來講,他也有一定的道理。
總體來說.…
認錯是不可能認錯的。
“關于執法方提供的證據,這一點我經過了解了。”
“但是咱們現在講的是廣有志,有沒有進行故意犯罪的行為。”
“廣有志的見義勇為,是建立在他的正義之心上的,這一點我從來都沒有進行否定。”
“但是正義之心歸正義之心.…犯罪事實是犯罪事實的。”
“按照被告方訴訟律師講的,在一開始的時候,廣有志進行的是見義勇為行為,但是由于了王強的動手,所以導緻了廣有志的反擊,構成了正當防衛。”
“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