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有可能沒有人知道董果果是被侵害,而後被殺害的。”
“或許在幾年後有人找到了董果果的屍體,但是那個時候所有的證據都已經沒了,隻有白骨。”
“從這一點來看.…是不是能夠說明董白浩自首情節對這個案子的破案有多重要?”
“這就是董白浩的自首,對這個案子有着重大的立功表現。”
“如果董白浩不自首,我想請問庭審上的監察官和執法人員。”
“你們覺得這個案子是會成為一個懸案,還是會找到董白浩是真正的犯罪人員?”
公訴人林秋水平靜開口:“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可能會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會找到董白浩是真正的犯罪人員的證據。”
聽到這話,餘成笑了笑:“我贊同公訴人的看法。”
“在很多時候,正義的确會遲到,不會缺席。”
“可是正義就沒有缺席的時候嗎?”
“公訴人作為檢察官,應該也清楚有很多案件,到最後都是不了了之的。”
“如果沒有董白浩的自首,那麼這個案件就連最基本的董果果是失蹤,是被拐賣,還是被殘忍殺害,這一點可能都定性不了。”
“這一點都定性不了的話,那麼董白浩是不是可能逍遙法外了?”
“我想請問公訴人是不是這麼一個道理?”
林秋水知道餘成這是在借助他的回答來形成自己的觀點。
所以對于這個問題并沒有回答。
見狀,餘成暗歎了口氣,然後繼續開口:
“實際上,董白浩是有着逍遙法外的可能性的。”
“但是他選擇了自首,為什麼選擇自首?”
“是因為他想自己承擔自己所做犯罪行為的刑事責任。”
“這有錯嗎?這沒有錯。”
“如果有這種自首情節,對案件的調查和展開有着重大貢獻,依舊不能減緩自身的刑罰。”
“那麼自首有什麼意義?”
“一般的自首,按照這種情節惡劣的案件來講,從死刑判決為死緩的确不是太合适。”
“可是在這個案件當中,董白浩是有着重大立功表現的,我方想請審判長能夠從這方面進行着重的考量。”
“從而進行判決。”
“審判長,以上是我方的陳述内容。”
餘成的陳述内容有一定的法律依據。
說的立功表現也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蘇白聽完餘成的陳述後,擡頭看向審判長席位。
這是最後一個法律陳述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