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輕人卻也是個有捷才者,笑道:“是非對錯皆出自你口,總不能你說清白就清白,說無罪就無罪吧?”
賈薔點頭正色道:“此言有理,但求一公正查證的機會。賈珍在賈家一手遮天,卻又如何真能遮得住浩浩上天?”
老人又開口問道:“若今日未得遇我,汝又當如何?”
賈薔頓了頓,緩緩道:“甯國族長賈珍,還有榮國府賈赦,皆驕奢淫逸恣意妄為且志大才疏之輩,小子冷眼旁觀,以為其雖看似勢大,實則必難長久。若今日未得遇貴人,小子當眼觀他起高樓,眼觀他宴賓客,眼觀他樓塌了。待其落個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幹淨時,再讨回公道。”
老人聞言,觀看賈薔片刻後,哼了聲,道:“朕當你有九九八十一般能為,原來終究不過是個庸輩。若你能果斷起殺心,朕還高看你一眼。”
賈薔聞言,再度叩首,卻是苦笑道:“草民豈敢有此狂悖之心?效仿不得上皇當年沖齡踐祚,便誅逆王,斬權妖。”
老人自然便是大燕第三代帝王,景初皇帝,亦是禅位已過五年的大燕太上皇李贽是也。
太上皇眼眸微眯,看着這個意外出現卻知其不易的小小草民,道:“賈薔,便是朕在位時,亦常有敢谏之臣,說朕花費靡多,性喜奢華。你說說看,朕到底是不是一個性喜奢華的昏庸之君?要說出個所以然來,說的好,朕賜你一個公正又如何?”
這位太上皇,怕不是将此次相會當成了洗白大會了吧……
第0037章
驚雷!
聽聞太上皇之言,賈薔未有絲毫猶豫,立刻回道:“太上皇,此等谏臣之心或許是忠正的,然其不通經濟之道,所谏之言,實在不可理喻,贻笑大方。”
太上皇聞言自然不會滿意,連他都說服不了,又如何說服天下人,因此哼了聲道:“朕讀史書,千年王朝,哪一朝不是亡于君王奢靡昏聩?怎麼到你這裡,還出了個經濟之道來?”他倒是也有自知之明……
賈薔卻正色道:“上皇,草民雖年不高,但也讀過些史書,草民記得景初八年起,銀錢兌比是一兩比一千錢。可是到了景初二十八年,銀錢兌比就變成了一兩比一千五百錢,成了銀貴錢賤的局面。尋常百姓的生活生産買賣,是用不到銀子的,用的都是銅錢,唯有納稅入官之時,才會用到銀子。所以每到納稅入官之際,百姓要将手中的銅錢,兌成了銀子才能納稅。
然錢銀比越高,百姓自然就越吃虧。大戶們甚至什麼都不用幹,隻要藏好銀子,在納稅季提高錢銀兌比,然後将手裡的銀子兌給百姓就能大賺一筆。
再用銅錢去購買百姓手中的糧米,以大宗貨物入官倉,又可兌出銀子來,憑白又可賺一倍的利。
可為什麼錢銀兌比會越來越高?雖然丁口在漲,可朝廷也在年年挖銀山,按理說不至于失衡至此……
草民以為,便是因為那些大戶和富戶們賺了銀子後不去花,反而将銀子都燒成銀冬瓜挖坑埋起。
不管他們是因為勤儉也好,還是因為别有用心,總之,市面上流通的銀子如今是越來越少了!
如此,豈不就造成銀貴錢賤的局面?
若富戶們都像上皇那樣,将銀子花出去,而不是燒成冬瓜埋在土裡,那麼市面上流通的銀子就不會減少,就不會造成銀貴錢賤的現象,百姓就不會吃如此大虧!
所以說,朝廷根本不該抑制太上皇花銀子,還要鼓勵富人們多學太上皇,多花銀子,才是利國利民之道!
那些言官們不通此道,隻知勤儉是好的,卻不知對朝廷來說,富戶們多花銀子,才是真正的好事。
讓那些富戶們不斷的積蓄銀子埋在地下,對國朝而言,沒任何好處!”
此言說罷,太上皇身邊的年輕人,還有那名閹宦,都睜大了些眼睛,看着眼前這位少年敢在他們跟前生生“颠倒黑白”,“指鹿為馬”!
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偏生,他說的似乎還真的有幾分門道……
前所未聞之言呐。
唯有太上皇,似乎這一輩子經曆過的事太大,聽過的驚世之言也太多,早已過了因言動容的心境。
他一雙平靜的眸眼細細的觀察着賈薔,看的賈薔後背發涼……
良久之後,他才哼了聲,道:“你這小小人兒,年紀不大,看似良善純真,可心裡卻奸猾似鬼。你果真不願進朝堂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