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第9頁)

  和隆安帝母子成仇,甚至不惜寫下衣帶血诏的田太後,竟然和這兒媳緩和了關系。

  不僅如此,壽皇宮那邊,義平郡王妃還能過來與田太後拉些家常……

  田太後聽尹後沒甚麼章法的說着這些事,居然覺得十分親切,她對那些條理清晰的話,從來都很厭煩,覺着那樣的人,必是抱着心機的,反倒這樣的,讓人心裡踏實。

  畢竟,她就是這樣的人。

  田太後聞言高興道:“都說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事,若是太上皇早些聽你的,又何至于今天這般下場?他那人,心太狠毒苛刻,六親不認,不通人情。還是你好,教的孩子也好。小五能答應放他十四叔,可見是個好孩子。至于封國……李景果然要出去?外面不都是蠻夷之地,怎舍得放出去?若有個閃失……”

  尹後笑道:“太皇太後若不放心,此事自不必提。不過外面都是蠻夷之地的說法,已經破了。這二三年來,年年大旱。放在前朝,那不定得死多少人,又有多少盜匪趁機造反。可咱們大燕竟絲毫無事,全靠賈薔從外面運了無數海糧回來。太皇太後您想想,若是外面都是荒蕪蠻野之地,又哪來的那麼多糧食?還有前兒讓人送來的西洋金表,讓太皇太後賞人用的,太皇太後不還贊其精良好看?那也是西夷的東西。”

  田太後對賈薔二字,還是有些不大高興,道:“你也莫要太信賈薔此子,當初太上皇待他多好?太上皇在時,他畢恭畢敬,表忠心表的連哀家都覺得肉麻,偏太上皇就是信他。結果又如何?”

  尹後聞言,鳳眸微微一眯,笑道:“太皇太後說的是,不過兒媳不看他怎麼說,就看他如何做。嘴上說的再好聽,不如做出來的實事可靠。就目前來看,還是一個好臣子,能用。稍許他和皇上還要領着禦林,侍奉太皇太後、太上皇和本宮前往昌平行宮修養幾日,那裡有溫湯,還有些山野果物,太皇太後在宮裡也悶了許久了,不若一道出去散散心,透透氣?也當是皇上的一片孝心了。”

  田太後聞言,登時心動,遲疑稍許後巴巴的看着尹後問道:“那……能不能把壽皇宮小十四也帶上?”

  尹後笑道:“太皇太後都開了口,豈有不能之理?隻是一會兒若有朝臣反對,還得太皇太後勸退才是。”

  田太後聞言歡喜不盡道:“好好好!凡事有哀家,哀家替你做主!”

  尹後聞言,鳳眸中浮現出一抹明豔,轉頭問牧笛道:“去養心殿問問,皇上和賈薔何時能過來?再傳太皇太後懿旨,先送義平親王一家先往昌平行宮。”

  回過頭來,又與太皇太後解釋道:“不然一會兒朝臣阻攔,也是麻煩。”

  田太後感慨歎息道:“你也是忒賢德了些,隻是縱着他們,也不是長久的事啊……沒事,别擔心,他們若是不讓,有哀家出面,給你做主!”

  牧笛派了黃門去養心殿傳話後,折返回尹後身邊,心裡對自家主子這些手段,敬佩的五體投地。

  這麼多人一并前去,誰還會懷疑甚麼……

第1057章

漸生波瀾起澎湃

  大明宮,養心殿。

  秋風吹拂,殿外仙樓佛堂内的無量壽寶塔上銅鈴作響。

  回蕩在殿内,恍若梵音陣陣。

  站在養心殿上,賈薔聽着這銅鈴聲,也不知怎地,竟走起神來。

  恍惚間,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夜。

  那豔絕六宮之姿……

  那媚惑衆生之容……

  那柔弱無骨之身……

  若非牧笛壞了好事,便在此處,已然種下蟠桃……

  “平海王行事太過恣意!縱想做當世聖人,大可将那些青樓女子都贖身,随你如何去做就是!憑甚麼行強擄之事?慷他人之慨,以搏聖名,是何道理?”

  直到一名禦史走到賈薔跟前,指着他厲聲咆哮罷,賈薔才回過神來。

  在韓彬等人防備的目光下,出乎意料,他并未發怒,而是看着這位殿禦史點頭道:“按常理而言,你說的都對。若是尋常财物,本王若是如此為之,自然不合理,是慷他人之慨。此等行徑,本王素來最為厭惡,也最是唾棄。但,平康坊之事,與其他不同。”

  這位年輕的殿禦史不服,道:“如何不同?她們皆為奴籍,便為東主财物。平海王強擄之,與劫掠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