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之一的荷風橋上,易書元依靠着欄杆,一手揮動折扇為自己帶來清涼,帶着些許感懷的笑容看着河中和兩岸。
橋下是一朵朵飄過的花燈,有人用杆子去撈,也有的花燈随流水而過,好似流光遠去。
岸邊時不時有男女嬉笑之聲,這可一點都不封建。
這讓易書元想到了曾經的經典影視之作《青蛇》,此刻仿佛身臨其境,将那一份詩情畫意同此刻的現實融合。
一首《流光飛舞》在易書元口中低聲清唱出來。
“半冷半暖的秋,靜靜燙貼身邊,默默看着流光飛舞,晚風中幾片黃葉……”
心無愛戀之下,卻被他唱出了另一種味道,他自身通感變化,仿佛亦能感受到橋下水邊女子的忐忑與嬌羞,又能感受到男子的期待與興奮。
而曲中一句“别問是劫是緣”,正是易書元自身心中感懷。
一曲終了,易書元收起折扇,離開了荷風橋,那絕妙一曲也并非無人聽見無人喝彩。
“先生唱得真好,聽得我都覺得自己好似變成人了!”
就算是往日裡跳脫的灰勉,也聽得十分陶醉。
“哈哈哈哈哈,融道萬情,這便是先生我的變化根基仙妙絕技!”
荷風橋邊的樓宇上,也有人欣賞着河邊的流光飛舞,欣賞着今夜的荷風橋與橋上的人,看着橋上的人離去……
第116章
禦之變化
感受人間煙火,衆生之情,是易書元作為說書人的志趣之一,也是他重要的修行方式。
即便是八月初二之夜所感為男女情意萌動,卻也能為易書元帶來收獲。
易書元并沒有住在茗州城繁華的城區,而是住得相對較為偏遠,就在城東近郊之處租了一處小屋。
租金極為便宜,一個月五十文錢,基本等于白住,隻是要求易書元幫助維持屋宅和院落的整潔。
離這最近的其他屋宅也在幾百步之外。
易書元回家的時候,小路旁的雜草之中,螢火之光好似一呼一吸中明暗交替。
灰勉就直接從肩頭跳下去,竄到草叢裡胡亂嬉戲打鬧一陣追逐。
無數螢火蟲就被驚得飛了起來,就如同随着易書元走過,無數螢火之光紛紛升空化為燈火,迎接他回家。
易書元正在體會着剛才荷風橋上所感,忽見這漫天螢火,倒是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随即折扇從袖中滑出到了易書元手中。
易書元随手一甩,折扇展開,輕輕一扇,周圍無數草叢如浪起伏,更升起數不盡的點點螢火。
易書元淩空踏步,帶起一陣清風。
折扇在易書元手中好似化為牽風之線,在長袖揮動間帶動風之流轉,也牽動漫天螢火。
這一刻,易書元雙眼微閉,心中曲韻暗生,雖口不出聲,卻好似情随意延。
漸漸地,原本被清風帶動的漫天螢火,仿佛受到易書元情緒意境所感染,跟随他前進,繞着他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