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10頁)

  李謙追問之下,李家村的人有的苦思有的撓頭。

  “就好像化了一樣,成了一陣霧氣就漸漸消失了。”

  邊上一位背着天子劍的侍衛看向村民,疑惑道。

  “會不會是你們的錯覺?”

  聽到這句話,村裡人個個面露不滿。

  “這是什麼話?什麼叫錯覺,我還摸了呢!”

  “對,我摸了。”“我也是,那紮紮實實是那罪龍的頭!”

  “沒錯,就是那罪龍的頭,顯聖真君砍的!”“大人不信可以去問問旁邊幾個村的人!”

  李謙點了點頭,其實心中已經信了九成了。

  在這登州地界,或者說嶺東災區,哪個地方沒有在傳天神斬惡龍的事情呢?

  這事就算朝廷方面可能會覺得荒謬,甚至可能會犯一些忌諱,但李謙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照實呈遞書文,嶺東各州官員和千千萬萬的百姓都能做證!

  當天夜裡,趕回登州城的李謙挑燈伏案,沒有讓楚航代筆,而是親自寫這一次的奏文,畢竟這次要慎之又慎。

  思慮片刻之後,才小心落筆。

  “臣曾聞,聖人撥亂反正必有妖孽相阻,天子治世扭轉社稷乾坤,有孽龍生亂為禍嶺東大地……”

  帝王雖被譽為天子,但因為身披龍袍,很多時候也會在天子前頭加上一個真龍的稱謂,龍頭從天而墜,嶺東大地上的百姓都知道是上蒼斬惡龍。

  但,皇上會怎麼想?

  李謙寫奏文的時候着實是有些忐忑的,開頭略微點題,然後典故混合着彩虹屁先拍一陣子再說,小半篇幅過去了,才開始講嶺東發生的事情。

  寒露前後發生的事情,奏報到承天府已經是十日之後了。

  嶺東道的奏文呈送到禦前的時候,幾名已經先一步看過的重臣一個個神色莫名,而大庸皇帝看完之後同樣面露驚色。

  “宰相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身居相位的老人猶豫一下,還是上前一步說道。

  “李謙赈災盡心盡力,其人也絕非一個擅長信口雌黃之人,文所言或許是嶺東災民所傳的流言,百姓多迷信,因而認定有妖物作祟……”

  老宰相其實很清楚,而且此次赈災,雖然也有很多龌龊,但皇上赈災拯救百姓的态度極為堅決。

  李謙這種人就是辦實事的人,在災區肯定遭遇重重困難,卻也肯定能看到皇上的努力,就算有不滿,也不可能寫文編排聖上的。

  若易書元在這肯定也能理解宰相,李謙更像是一個擅長埋頭苦幹的工科人才,看似比一些懂人情世故的人更容易對朝廷不滿,其實不然。

  朝廷有多大力,現實是個什麼情況,李謙自己就能算出來,明白這一點就更能比一些人理解朝廷,理解聖上,所以他幹不出這種事。

  雖然宰相深知當今聖上乃是明君,可長久以來神經緊繃,看到此文說不定就會不悅。

  皇帝聽到這話不由有些失笑,搖搖頭道。

  “看得出李謙此文寫得慎之又慎,朕倒沒有怪罪他的意思,隻是……”

  話音到此為止,皇帝拿着這一份奏文看對面窗戶,床窗沿之上的木雕也刻着是龍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