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久等了吧,給,從廚房拿的,還熱着呢!”
“好好,多謝了!”“您客氣什麼啊!”
老吏接過印糕,聞着香味就先拿起一塊咬了一大口,随後牽着老馬告辭離去。
易家的家丁這才帶着一摞信去找易書元,不過不是去家中後院,而是去曬谷場邊上。
曾孫一輩如今都去了縣學讀書,易書元和易保康兩兄弟似乎也就閑了下來。
西河村的曬谷場避風處,能曬到太陽的地方,老人家坐了好幾排,易書元和易保康也在其中,也算是村中年紀最大的兩個老人了。
這是冬日裡村中老人家的常見活動,有時候吳明高過來也會加入其中。
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聊天,喝喝茶,曬曬太陽,看看村中孩童在附近玩鬧,或者幹脆就是打個瞌睡,日子還是比較惬意的。
這時候,家丁小跑着過來。
“大太爺,大太爺——又來信了——”
易書元身邊,易保康身子一抖,從瞌睡中醒了過來,他一低頭,發現身上蓋着一條獸皮毯子,應該是兄長回去拿的。
“兄長,别給我蓋了,這大太陽的我又不冷!”
“喲還不冷啊,剛剛的時候都哆嗦了!”
易書元笑言一句,邊上村中的其他老人也笑了。
“保康,你可别不服老了!”“保康哥,你還有兄長給你蓋東西就偷着樂吧!”
這兩年易保康越來越精力不濟,也開始變得畏寒。
說話間,那邊的家丁已經跑了到了跟前,把信交給易書元。
“大太爺,您的信!”
易保康和邊上的老人也瞅了過來,易書元接過來的信件可不少啊。
“比上次還多啊,兄長,都誰寄的啊?”“是啊,我都沒見過這麼多信呢!”
“易哥,您在外頭可是有很多朋友啊?”“不會真有孩子家人在外吧?”
易書元回頭笑罵。
“去去去,瞎說什麼,待我看看,說不定還能念念給你們聽聽呢。”
“唉那挺好!”“對對,念個信挺好的!”
易書元搖搖頭,一封封看過去,書信都是隻寫收信之人,在裡面的信件内容上才會寫寄件人是誰,但光是拿在手中,易書元便已經知道是誰寫的信了。
果真是天南海北都有。
或許是因為吳明高到訪過,易書元就在元江縣的消息也通過書信傳了出去。
很多大忙人不太可能來元江縣,但送來易書元這邊的書信倒是多了起來,有楚航,偶爾有林修的,最多的則是蕭玉之的。
而因為楚航與段嗣烈當年的交情,又已知易書元同龍飛揚是至交,便也将此事通過書信告知段嗣烈。
這時間稍久,麥淩飛自然也知道了,池慶虎也漸漸得知,甚至還有無法和尚的信。
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凡塵之上多得是想要知道易道子道場而不得的人,但在凡世人間,卻有不少凡人知道易先生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