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8頁)

  “人老了記性不好,老夫就說覺得眼熟,原來是譚公親至,快,泡一壺好茶來!”

  “唉!”

  那老人匆匆走了,不過幾步一回頭,看了好幾眼,這是譚元裳本人?看着也太不顯老了!

  要知道譚元裳實際上應該是比師父胡匡明年紀還大的呀!

  胡匡明親自去屋中搬椅子凳子,譚元裳也去幫忙,随後便在屋前坐了下來,很快茶水也到了,還配上了一些茶點。

  聊天免不了談及當年嶺東大災的事情,到差不多了,譚元裳才提及真正來意。

  “胡老先生,譚某希望您這次能随我一同回京!”

  胡匡明皺起眉頭。

  “譚公,若是你家中有人生病,胡匡明力所能及自當施救,若是你要我和你回去當你家中私醫,恕老夫不能答應啊。”

  譚元裳搖了搖頭。

  “自然不是,譚某是希望老先生同我回京,替當今皇上看一看病”

  譚元裳語出驚人,不但是胡匡明,就連他身邊跟随的兩個人也心頭一跳,而譚元裳也繼續說了下去。

  “我是看着皇上長大的,去我那的時候也是他難得輕松的時候,登基之後皇上壓力也是奇大,二十年來不敢懈怠分毫,其實吧.如今的大庸不是當年先帝登基時候的困境,他沒必要這麼累去年太後逝世後,皇上身子似乎就不太對勁了”

  說着譚元裳歎了口氣。

  “皇上的性子我最了解不過了,先帝在世的時候怕他仁弱,實則和先帝是一樣的脾氣,而他比先帝更在意旁人眼光,容易強撐.”

  這種話也就是譚元裳等極少數人能說,太後死後就更少了,輕描淡寫的語氣也足見譚家的地位。

  “宮中那群庸醫,譚某信不太過,要請便請最好的醫者,所以便來請您了!”

  譚元裳對當年的事也算耿耿于懷了,當年那太醫明明說替穩住了先帝的病,結果他才走先帝就駕崩了,雖然知道怪不得太醫,他也不太信任太醫院了。

  胡匡明眉頭緊鎖。

  “皇上?譚公可莫要開這種玩笑啊,而且若我去了,太醫院的人如何自處啊?”

  “嘿,若是請個名不見經傳的自然不行,但您是胡匡明啊,比不過您也是人之常情。”

第527章

會上一會

  同譚元裳一起回京這件事,胡匡明考慮了許久,最終還是答應了。

  畢竟若是當今聖上的身體有恙則已經不是個人的事情,也是關系到國家社稷的事情,譚元裳以此來說明情況,胡匡明就沒有什麼推辭的理由了。

  在胡匡明答應之後,譚元裳也不想在登州久留了,帶着他一起登船。

  譚家船隊沿着大通河一路前行,不過商船的航道并非直去京城,想要一直走水路需要拐的彎太多,所以譚元裳帶人下船坐馬車,一路又到開陽江水域才又開始坐船。

  整個過程中譚家遍布各地的商号立刻就能做好接應,在胡匡明眼中則更像是不論坐船還是坐車,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當當,客棧驿站等更是不在話下。

  每到一處,車馬必然先行等候,每落一宿,若是餐點,必然正好有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在等候,而且必然是當地名菜或者特色小吃。

  這種人脈和手段,以及強大的調配能力,實在是讓胡匡明大開眼界,屬實是以前連想都想不到的。

  一路行來速度絲毫不慢,卻也一點沒讓胡匡明有什麼明顯的舟車勞頓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