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5頁)

  “陛下手谕!”

  劉中全一句話,項玉淵趕忙退後,大庸官員接旨多是長揖行禮,而此刻的他竟然直接跪倒在牢中。

  “念項玉淵為大庸皇子,特事當有别于其餘死囚.”

  項玉淵臉上喜色化為狂喜,劉中全看了他一眼繼續念了下去。

  “保其全屍,賜白绫一丈,毒酒一壺,欽此!”

  劉中全話音落下,一邊的小太監這才舉着托盤過來,上頭是白绫和一壺酒。

  項玉淵整個人癱軟在了牢房之中,臉上滿是絕望。

  “不,不,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不——我要見父皇,我要見父皇——”

  “殿下,陛下還說了,若不選白绫和毒酒,便如其他死刑案犯一樣,去承天府街頭台上斬首吧。”

  砍頭其實也能保全屍,如皇子之尊,定然會有高手将頭顱接回,以針線縫好,以藥粉妝容隐藏刀口.而皇子已經徹底呆滞了,去承天府大街上,被百姓看着砍頭?

  “殿下,東西我放下了,如何選由你!”

  說完這些,劉中全就走了,而獄卒打開了牢門,直接将托盤送了進去,随後也離去了,隻剩皇子一人在牢房内。

  或許一個時辰,或許半日之後,項玉淵才敢看向白绫和毒酒。——弘興二十年入冬前,皇子項玉淵在天牢懸梁自盡.

第541章

師兄弟相會

  五皇子項玉淵的死,很多有特别心思的皇室子弟都偃旗息鼓,至少短時間内是這樣,就連太子也不敢有任何逾越之舉。

  不過誰也沒想到緊接着還有一件大事。

  譚家究竟多有錢,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不過很多人沒想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竟然真的能揭曉,或者說幾乎任何人都沒想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竟然能這麼快揭曉,能在譚元裳還活着的時候揭曉。

  譚氏将近乎所有産業捐獻給朝廷這件事,某種程度上說,比五皇子項玉淵的死更轟動。

  當然,最終皇帝也沒有接受譚元裳将譚家的一切完全交給朝廷,至少各行各業的一些鋪面商業鍊條都依然在譚家手中。

  因為動這些已經不是皇帝自己或者譚元裳的事了,可能會在整個大庸經濟層面引起動蕩。

  但至少是能交出去的主要資産都交出去了,包括但不限于各種田産地産,甚至是承天府城中那座奢華的譚府大宅也一并交出。

  朝廷戶部官員盡出,清點譚家移交的資産,半月有餘才算出一個基本頭緒,又花去一個月時間才算清晰起來,但工作才剛剛開始,主要是對賬極其繁瑣。

  不過對于一些基本的東西倒是明朗了。

  譚家的資産果然是非常誇張,但似乎又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少。

  就從現有的金錢角度講,捐獻的黃金核算為二百四十萬兩,白銀九百餘萬兩,銅錢一千餘萬貫。

  這固然是一筆極其龐大的巨款,但比照譚家來說,似乎不算那麼誇張,這好像很矛盾,卻又是很多戶部官員乃至朝中諸多官員的想法。

  要知道,承興十二年的時候,譚元裳就曾經捐獻過黃金九十餘萬兩,那時候大庸歲入是九千餘萬貫。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大庸人口翻了一番,歲入已然到了近兩萬萬貫,堪稱有史以來之最,譚家現錢竟然隻有這些,本來再多幾倍甚至十倍才正常吧?譚家必然是自己有保留的,那是保留了很多麼?

  也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