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9頁)

  溫行溯笑了笑,聲音溫潤清朗,“阿蘊不請,這兩日也是要來的。”馱

  頓了頓,他似乎還想再說什麼,門外又有馬車駛來。

  馮蘊目光一轉,招呼他們往裡坐,便又出門去了。

  溫行溯回頭一看,笑了笑,帶着濮陽漪邁入門檻。

  賓客漸漸多了起來。

  裴沖被小厮推着,親自出來招呼客人。

  這位功勞赫赫的大将軍,平常都是看不到人的,每每有人看到他殘疾的雙腿,都不免唏噓一番,說一些敬仰的話。

  裴沖隻是笑笑,對當年那場仗,絕口不提。馱

  宴席開桌以後,賓客都到齊了,文治帝才姗姗來遲。

  帝王親自到臣子的府上賀壽,古往今來少之又少。

  君臣盡歡,客套有禮。

  在場的人卻心知肚明,無論嘴上說得多麼大方得體,但這都不是“恩寵”,而是皇帝的妥協,對雍懷王的示弱。

  酒宴菜品豐盛,一派繁榮。

  裴家自從裴沖殘疾,裴夫人過世,再也沒有辦過宴席。在很多王公老臣的記憶裡,追溯上一次,還是裴媛出嫁。

  一時間,多年前那一場戰事,再次被人提及。新舊兩黨也因此暫時摒棄恩怨,開懷暢飲。馱

  馮敬堯夫婦也在受邀之列。

  席上,他捧杯起身,對主位上的文治皇帝道:“晉齊兩國自鳴泉結盟,數年來和睦共處,互通有無,這才使得兩國百姓安居樂業,商賈雲集,百業興旺。此次老夫從齊來晉的路上,得見昔日戰場,今成桑田,農夫荷鋤,牧童橫笛,一幅盛世圖景,胸懷甚是激蕩。”

  又擡袖高舉酒杯,朝文治帝和滿場王公欠身一揖。

  “老夫今日借雍懷王美酒,祝晉齊兩國,世代友好。願天下蒼生,永享太平,盼從此盛世安甯,共鑄千秋之碑。”

  馮敬堯博覽群書,本是飽學之士,又生得一張能言善道的巧嘴,在齊國朝堂遊刃有餘,在晉國也不遑多讓。

  衆臣聽罷,頻頻點頭。

  就連文治皇帝都有些被感動了。馱

  他朗聲一笑,舉起杯。

  “諸位愛卿,齊國貴使,借今日雍懷王千秋之喜,朕提議,與諸君共飲此杯,祝兩國共繪太平圖景,盡展盛世芳華。”

  衆臣起身,舉杯共飲。

  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就好像朝堂上那些針鋒相對不曾存在一般,更沒有人提長門半個字。

  馮蘊莞爾輕笑。

  旁人不提,是給雍懷王的面子,那她來提。

  馮蘊拿起酒壺,為裴獗的杯中斟滿,又徐徐給自己倒滿一杯,朝皇帝和諸公行了一禮,含笑道:馱

  “諸位貴客吃好喝好,有招待不周之處,還望見諒。”

  她今日打扮端莊大氣,發髻高挽,珠翠點綴,寬衣襦裙雍容華貴,舉手投足從容不迫,一說話如春風拂面,明豔如同牡丹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