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又是怎麼和陽公認識的?”劉今墨在一旁突然說道。
老翠花一愣,注視着劉今墨片刻,緩緩說道:“你是我的女婿,同你說也不打緊。陽公是黃龍府薩滿黑巫的教主,手下有八個徒弟,個個身手了得。我一直感覺那個乾老大人品不錯,想收其做女婿,隻是一直說服不了小翠花。十年前,陽公找到小翠花,請她幫忙進京監視‘四人幫’,就是白雲觀的金道長、北京大學的柳教授、京城名旦筱豔芳和雍和宮的老喇嘛丹巴,我說服了小翠花應允了陽公,來到了京城。不料十年之中,陽公卻一次也未露面,唉,既然答應了人家,就要守諾,于是在京城一守就是十年。直到前些天,陽公才終于現了身,答應了小翠花繼續監視到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為止,喏,就是明天了。”
“陽公現在在哪兒?”劉今墨問道。
“黃龍府,他說在關東過年。”小翠花說道。
“陽公為什麼要監視那四個人呢?”寒生問道。
小翠花回答說道:“說是丹巴老喇嘛手裡有一件要緊的東西,若是發現,就要設法搶下來交給陽公。”
“什麼東西?”劉今墨警覺的問道。
小翠花搖搖頭,道:“陽公沒說。”
寒生心下明白,那件東西正在自己的懷裡。
第二百一十八章
――
北去的列車上,車窗外無垠的田野已是白雪皚皚。
小翠花默默的望着蕭瑟飄零的關外,靜靜的聽着寒生講述陽公的嗜血惡行以及乾老大的慘死。
劉今墨坐在了小翠花的身邊,心中蓦然想起了小才華,不由得浮起一絲淡淡的離愁。
此去黃龍府,他知道自己未必是陽公的對手,若是連累到寒生,将何以向蘭兒交待?而寒生面對着殺父仇人,此行必有一場惡戰,實兇險之極,毫無勝算。回想自己數十年來投身豪門,為虎作伥,濫殺無辜,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般。自從遇上了寒生,終為其善良寬容所動,遂矢志此生跟随其後,保護他周全,免遭江湖暗算,沒想到一路下來,所遇俱是些曠世高手,自保已是不易,何況寒生絲毫不會武功,最後惟有一死明志了,劉今墨嘴角現出一絲苦笑。老翠花要自己娶小翠花,我劉今墨豈是甘受脅迫之人?但若是應允下來,則老翠花将會站在自己一邊,對付陽公便基本無虞了,寒生如願為父親報了仇,山人終會得救。
唯一可憐的是自己,将與個小侏儒共度餘生。
昨夜,劉今墨反複考慮再三,接受了老翠花的提議,并坦然相告了自己将與陽公的一場生死決鬥。
老翠花當即表态,為了小翠花一生的幸福,義不容辭的站在女婿這邊,合力鏟除陽公。
列車于黃昏時分徐徐駛進了長春車站。
長春是一個大都市,僞滿洲國的首府,稱之為“新京”,城内好多房子都是日俄時期的建築,頗有些異國風味兒。關東氣候寒冷,百姓大都食用五谷雜糧,因此長的人高馬大,講話豪爽,尤其是漢子善飲,婦女多有吸食旱煙的習慣。
寒生、劉今墨和小翠花三人走出檢票口,廣場外就有去農安縣的長途汽車,他們于是直接上了車,連夜趕往黃龍府。
黃龍府位于農安縣縣城内,為遼金兩代軍事重鎮和政治經濟中心,公元1126年,金兵俘擄宋朝徽、欽二帝後北上,曾将他們一度囚禁于此。南宋時抗金名将嶽飛曾言:“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所言黃龍府即指此地。
農安古城内有一座遼代古塔,始建于遼聖宗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古塔為八角13層,高近40米,塔尖直指藍天,塔檐角風鈴琮琮作響,鈴聲悠揚悅耳,傳遍周邊十裡。自古以來,這裡聚居着東胡、鮮卑、穢貊、肅慎、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民族。
距縣城東不遠處有一個被稱為萬金塔的鄉鎮,這個稱呼源于其境内的一座半截塔,所謂萬金塔即由半截塔諧音轉變而來的。相傳,在遼聖宗年間,一個雲遊和尚來到了遼國,對遼主耶律隆緒說:“昨夜觀天象,遼國将有土龍出世,其位置在黃龍府東北處。”耶律隆緒聽罷大驚失色,遂問對策,那和尚說道:“可在那裡修建一座寶塔,鎮住龍脈,天下方能太平。”
于是遼主下旨,在和尚所指的黃龍府東北處修塔一座。可是修到一半時,和尚卻又進言道,土龍已遊移到黃龍府,鎮龍脈之塔需建在黃龍府城内。遼主深信不疑,遂下令廢棄已經建了一半的塔,重新在黃龍府内修建另一座塔,即現在的農安遼塔,而廢棄之處,即現在的萬金塔鄉,此時稱之為“萬金塔公社”。
悠悠歲月,曆經滄桑,農安遼塔幾經戰禍和風雨剝蝕,到解放前,已剝落成兩頭細中間粗的棒槌形了。1953年,政府農安遼塔進行了修繕,其間有一個工頭,私下發現在第10層中部,有一塊呈空洞聲的方磚,他揭開了方磚,裡面原來是一洞室,相當于半間房子大小。房間内有一磚台,上面端坐着一個幹屍化的肉身和尚。那工頭吓出一身冷汗,沒有敢做聲,悄悄的将方磚恢複了原樣。次日清晨,工人們發現了那工頭陳屍于塔下,經縣公安局的法醫檢驗,發現死者的大腦不見了,隻剩下一個空腦殼。由于此事太過蹊跷,公安局封鎖了消息,案卷也封存了起來,文革期間被付之一炬,目前仍還記得此事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
現在的遼塔圍牆外面已經是繁華的鬧市中心區了,盡管天色已晚,小酒肆的紅燈籠還亮着,隔着結滿了霜花的玻璃窗,可以望見裡面三三兩兩的關東老客仍在圍着火爐,飲着大碗的燒酒,手裡油漬漬的啃着羊蹄,任由天南海北的胡侃着。
寒生一行終于風塵仆仆的來到了這兒,劉今墨伸手掀開了棉布簾子,推開了店門走了進去。
這是一間不大的酒肆,門口的牌子上寫着“農安縣國營利群飯店”,屋檐下挂着兩個紅布條幌子。
江西的飯店沒有這種裝飾,寒生止住了腳步,擡頭多看了幾眼。
“紅幌子是漢民,吃大肉,藍幌子則是回民飯館,一個幌子賣面食,兩個幌子有炒菜。”小翠花在一旁解釋給寒生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