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4頁)

  未渡淡淡一笑,道:“一言為定。”

  “誰先來?”賈道長問道。

  “施主劃下道兒,自然先請。”未渡老僧回答道。

  “也好,符合江湖規矩,那麼俺先行一步了。”賈道長說罷雙臂一抖,運起了先天氣功,霎時間真氣充盈,整個褲襖都是鼓囊囊的,如同個氣球一般。

  “全真教先天氣功!”未渡老僧驚呼道。

  賈道長一聲暴喝,渾圓的身子頓時平地而起,淩空落入河水之中,然後一跳跳的向前彈去,不多時已然到達對岸。

  “呵呵,未渡法師,看你的了。”賈道長站在對面岸上,得意洋洋地說道,聲音曆曆在耳。

  未渡老僧淡淡一笑,随手扯下岸邊的一段蘆葦葉,往水中一扔,然後整個身子斜着淩空飄出,輕輕的落在葦葉之上,波紋不興。而那葦葉也竟然像一葉扁舟,在未渡老僧的真氣驅動下,浮于水面之上宛若遊龍,徑直的駛向彼岸……姿态優雅飄逸,形若驚鴻一瞥,有如東晉顧恺之筆下的洛水女神一般,令人生卻無盡遐思。

  “一葦渡江……”賈道長倒吸一口涼氣。

  佛門玄功“達摩五式”乃達摩祖師所創,當年他獨自在少室山達摩洞面壁九年悟得此功,鮮見于世。此功共分五式,即: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影透入石和隻履西歸。中原世上武功原本繁多,惟有“達摩五式”完全是憑悟性而成就,不依賴勤學苦練,暗合達摩禅宗“頓悟成佛”之精髓,而不必每日裡“阿彌陀佛”挂在嘴邊同理。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中國禅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禅宗又稱達摩宗。南朝時,達摩來到中原,一葦渡江北上洛陽,後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達摩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傳”,經二祖慧可,三祖曾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大力弘揚,終于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禅宗始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禅宗祖庭。

  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故事,在中原家喻戶曉,賈道長一見未渡法師折蘆葦浮水過河,便自然脫口而出,但他卻并不知道佛門裡有“達摩五式”這一曠世武功。

  “和尚輸了。”賈道長拍手叫道。

  未渡老僧飛身上岸,不解道:“老衲如何輸了?”

  賈道長振振有詞道:“貧道有話在先,我們必須是徒手過河……”

  “貧道?”未渡老僧詫異道,盡管他已經猜到了這位賈施主來曆不凡,而且使用的是全真教的頂尖武學“先天氣功”,但乍一聽到賈施主口出“貧道”二字,還是禁不住的一愣。

  “嘿嘿,”賈道長見自己說走了嘴,于是也就不加隐瞞了,說道,“貧道乃是全真教京城白雲觀主賈屍冥。”

  “賈屍冥?”未渡老僧癡迷于武學,知道全真教的先天氣功,但對江湖上的人事則了解甚少,故不知。

  賈道長見未渡老僧竟沒有聽說過自己的名頭,不免多少顯得有些失望,但念頭一轉,随即步入正題說道:“老和尚,你既用蘆葦輔助渡河,便不是徒手,不是徒手,便是輸了。”

  “老衲是徒手。”未渡老僧攤開雙手争辯道。

  “不是。”賈道長斷言道。

  “老衲雙手無物,便是徒手,既是徒手,便沒有輸。”未渡老僧天性敏悟,即刻便學到了賈屍冥的那套理論。

  賈道長見争辯下去,固執的老和尚也是絕不會讓步的,必須要令他心服口服才行,于是擺擺手說道:“好好,你與貧道都是徒手,我們算是平局如何?”

  “這個自然。”未渡老僧同意了。

第六十九章

  賈道長心中尋思道,這老和尚盡管身法飄逸,姿态優美至極,但卻似花拳繡腿一般并無實用價值,折葦葉渡個風平浪靜的小河溝還馬馬虎虎,若是較起長力來必定輸于自己。先天氣功乃是當年全真教王重陽祖師通過無數次實戰而提煉凝聚而成,其真氣的爆發與耐久力均堪稱中原頂尖内功,豈是這荒山僻壤之中小廟和尚所能比拟的……

  “嗚……”遠處傳來了火車的鳴笛聲,一列蒸汽火車正沿着隴海線自東往西駛來,冒着白色的煙霧,賈道長心中立時有了主意。

  “老和尚,這次貧道與你比試腳力如何?”賈道長說道。

  “悉聽尊便。”未渡老僧答道。

  “好,你看西面數裡之外便是潼關縣城,現在這邊有一列火車西行,馬上就要通過晉溝橋了,貧道同老和尚與火車來賽跑,誰先到達潼關縣城算赢,可敢與貧道比試麼?”賈道長激将道。

  “若是火車先到呢?”未渡老僧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