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老師,您是怎麼知道這幅畫的呢?”有良問。
“是一本《敦煌殘卷》中記載的,薛先生也看到過。”
“那本書也毀了麼?”有良心想自己這是多此一問。
“不,它還在。”陸曉機回答。
第101章
盜卷
有良聞言簡直驚呆了,渾身熱血直往上湧。
“在哪兒?”他口幹舌燥的問道。
“就藏在後院的胡楊樹下,還是解放那年埋的呢,算下來已經整整四十年了,不然的話,躲不開文革那一把火。”陸曉機嘿嘿說道。
“埋在地下不會腐爛麼?”有良擔心道。
“此處地下皆為幹沙,每年雨量極少,以木匣油紙包裹不會受潮黴爛的。”
“那我們挖出來看看可以嗎?”有良懇求道。
陸曉機望了有良一眼,沉思片刻說道:“也好,你讓我有生之年見到了《敦煌夢魇圖》,這本《敦煌殘卷》理應給你過目才是。”
“蒙蒙,吃飯啦,記得叫老陸頭一塊過來。”遠處傳來馬老爹的呼喚聲。
“陸老師,走吧。”蒙蒙不由分說拽着陸曉機起身。
“哎……好好,可惜這豬油酥你們不吃。”陸曉機歎息着臨行又抓了一把扔進嘴裡。
有良無奈隻有先跟着回到了馬家,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大盆的手把羊肉和荞麥面????。
媚娘瞥見了盆裡的羊肉,喉嚨裡再次發出了低吼,蒙蒙抓了幾大塊手把羊肉分别放在地上的兩隻盤子裡。媚娘沖上去一陣狼吞虎咽,而土豆則文質彬彬抱着一根肋骨津津有味兒的慢慢品嘗着,吃相截然不同。媚娘清空了盤子,随後叼起幹幹淨淨的肋骨去與土豆交換羊肉,雙方各得其所。
“怎麼樣,老陸頭這兒尋到線索了麼?”馬老爹問。
“陸老師當年在太清宮做事正巧認識薛先生。”有良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不錯,當年王道士在周邊找來幾個讀書人幫着抄寫道經,我就是那個時候在太清宮見到薛先生的。”陸曉機一面往嘴裡塞着羊肉,一面回憶着往事。
“陸老師,您聽說過這兩句話麼?”有良問。
“你說吧。”
“‘金眼蛤蟆争努眼,翻去……’什麼了?”有良嘴裡叨咕着,後面那句話怎麼給弄忘了。
“金眼蛤蟆争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陸曉機說道。
“對對,就是這兩句。”有良叫道。
“唐朝有兩個出了名的大惡人,安祿山和黃巢,‘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是安史之亂後乾符元年流傳在黃河下遊一帶的民謠,指的是兩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鹽販子王仙之和黃巢。王仙之死的早,而黃巢的下落至今則衆說紛纭。《新唐書》中說他兵敗狼虎谷後自刎,《舊唐書》記載為其外甥所殺,而《敦煌遺書》中的《肅州報告》卻寫到是其部将尚讓降唐斬殺了黃巢,宋人劉是之則認為黃巢并沒有死,而是出家當了和尚,五代時有一高僧法号翠微禅師正是隐姓埋名的黃巢。後世有關他墓址的說法就有五處之多,因此,這個大惡人的最終下落一直是千古之謎。”陸曉機解釋說道。
有良心中隐約感覺到昌瑞山古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這個黃巢。
“陸老師,您多講講這個黃巢吧。”有良說。
“你們小學的時候有篇課文不知還記得不?‘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就是黃巢屢試不第一怒之下寫就的,他深感儒生寒窗苦讀的不易,因此起事後頒布一條軍令‘不殺儒生’。”
哦,怪不得他問明薛道禅和憨叔是儒生後,沒有殺二人而隻是困入《敦煌夢魇圖》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