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餘的溫情和不舍,隻有一種公事公辦的生疏冷淡。
回到家中,林岚終于長舒了一口氣,仿佛心中那塊沉重的石頭終于移開了一半。随後據林輝私下透露,王秀娥剛搬過去的幾天,似乎又想恢複舊态。
她抱怨林輝家房子小、飯菜不好,還暗示自己身體不适,想回林岚家養病。不過這次她碰上了堅硬的對手
——
張莉。
張莉沒有與她争辯,直接将那份協議擺在她面前,聲音清脆響亮:“媽,協議上寫得很清楚,您自己看看。現在是我們在照顧您的基本生活,其餘的費用,您得用自己的錢。如果您覺得不方便,随時可以提取那四十五萬元來改善生活。”
王秀娥被張莉的态度震驚了,她沒想到這個兒媳婦如此不給她面子。想向林輝求助時,林輝左右為難,最後權衡再三,還是選擇站在張莉這邊。
他輕聲對王秀娥說道:“媽,您就别再折騰了,依協議來吧。張莉說得也對,您有錢,想怎麼花都行,沒人會管您。”
王秀娥看着兒子與兒媳的堅定态度,再盯着那份冷冰冰的協議,心裡開始暗自盤算。如果繼續鬧下去,雙方都得罪,自己手裡的錢也承受不起這樣的折騰。
不如安分守己,至少還有個家可以住,還能有基本的飲食保障。于是,她漸漸平息了情緒。
她開始嘗試自己管理錢财,漸漸不再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甚至開始精打細算。更讓林岚驚訝的是,王秀娥竟積極主動地幫助張莉帶孩子、做家務。
雖然動作略顯生疏,嘴裡偶爾會發發牢騷,但總算是做了。張莉對此态度也有所緩和,婆媳關系不再那麼劍拔弩張。
林岚在電話中聽林輝提述這些變化,心中五味雜陳。
人總是擅長權衡利弊的生物,當争吵帶來的收益遠不如付出的成本時,哪怕是親情,也會被現實的重壓迫得支離破碎,最終選擇妥協與平息。
經曆了這場拆遷款的波折,林岚和林輝的姐弟關系反而變得更加明晰。沒有了王秀娥在其中的偏心和煽動,他們之間的對話更接近于兩個獨立成年人的平等交流。
林輝偶爾撥打電話給林岚,傾訴養家的壓力和工作的煩惱,字裡行間透露出成年人的艱辛。林岚耐心傾聽,給予生活和工作上的建議,卻絕口不提金錢。
她明白,親兄弟之間也需要明晰的賬目,尤其經曆過金錢的考驗後,一些界限和底線一旦模糊,将會帶來無窮後患,甚至可能徹底削弱僅存的親情。
趙明誠看着林岚處理這些事務的全過程,心中産生了由衷的敬佩。
趙明誠沉默片刻,緩緩說道:“你媽的性格,确實不像是會那麼輕易放手的人。她對你弟的偏心,我們倆都看在眼裡,這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生它」林岚依偎在趙明誠的懷中,内心感到溫暖。她知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家庭戰争中,她并不是孤身作戰。
親情并不是可以随意攪動的糊塗賬,特别是在涉及金錢和利益時,越是親近的人,更需要理性地将金錢和情分區分清楚。
這看似冷漠,實則是對彼此關系的保護,保證這段血緣紐帶得以更加長久,不至于被現實的泥沼所吞噬。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去,王秀娥在林岚和林輝家之間輪流居住,生活恢複了常态。
然而某一天,王秀娥突發急病,被緊急送入醫院。林岚和林輝立刻趕到醫院。看着病床上插着各種管子的虛弱母親,林岚心中湧起複雜的情感。
她承認,确實有過偏心,有過算計,也讓母親受了不少委屈。但不可否認,她是把她生下來、養大的親生母親,是那個曾經為了她哭泣、嬉笑的女人。
血緣關系是如此神奇,即使隔着再深的鴻溝,在生死面前,那份與生俱來的聯結感,依然明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