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席位上,周立有些緊張不安,看了一眼律師席位上的蘇白。
緊接着擡頭看向正前方的審判長,從他的視角開口描述了一下大緻的事情經過。
“審判長,我可以慢慢說嗎?”
“可以。”
“好的,謝謝審判長。”
對于林友平的人性化審判,周立鞠了一躬,才繼續開口陳述。
“我們那一片是個小商場,說是小商場,其實就是商場搭建起來的攤位,攤位一個月不少錢,提供給我們這些商販。”
“我的那個位置好,還便宜,其實有不少人眼紅。”
“當時說的是可能會有領導對我們那片進行視察,然後要求我們怎麼怎麼樣,要合規合範.…抓的比較嚴。”
“.….”
周立作為一名小商販,對于某些法律知識點,或者說,對于在庭審上交代的,能夠讓審判長具有傾向性的法律解釋,不是太清楚。
在陳述的過程當中,一直沒有強調案件發生的重點過程。
現在已經講了,大概将近十分鐘的時間。
如果再這麼下去.…很有可能會影響審判長,對于關鍵問題的把控。
于是蘇白舉手示意,對周立進行提問時的詢問。
針對蘇白提出來的建議,林友平同意了。
緊接着,蘇白開口詢問周立:
“根據你剛才的陳述,你能簡單的說明一下當時的争吵情況發生矛盾的情況嗎?”
“好的.…”
周立點頭,聽到是蘇白詢問自己,輕呼口氣,繼續開口。
“當時争吵情況和争鬥情況是我抱怨了幾句,然後他們幾個人就把我圍住了,并且開始挑我的刺,甚至告誡我,讓我以後不要再擺攤了。”
“我就問他們憑什麼?”
“這個攤位是我每個月花錢租過來的,憑什麼不讓我擺攤?他們沒有權利不讓我們擺攤。”
“雖然說這一片區域的确是歸他們管,但是他們不能随意的,不讓我們擺攤。”
“換攤位的事情我都沒說什麼,現在又不讓我擺攤了,我心裡不僅積累了家裡的事情,又出現了那天的矛盾,更生氣。”
“然後就和他們吵起來。”
“越吵越兇,他們就要搶我的攤子,說我有什麼違規行為,我不同意就和他們扭打在了一起。”
“我一個人和他們相比,肯定不占上風,然後就動刀了.…”
蘇白繼續開口:“那麼你這把刀,原本是做什麼用的?”
“這把刀.…原本是削水果用的,因為隔壁攤位還有其他攤位的人比較好,有時候會送點水果什麼的,有時候有些人一時半會找不到自己的工具了,我這把刀有時候還會借給他們削點東西。”
“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你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