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審判長的拒絕,黃雪梅沒有太多經,平淡開口:
“不是我拒絕認罪,而是我根本就沒有投毒去傷害朱芸。”
“好的。”
蘇白點了點頭,擡頭看向審判台席位:“審判長。”
“按照本案目前的情況,黃雪梅拒絕承認是其投毒傷害的朱芸。”
“可是依照着其室友的口供,以及現在掌握的證據。”
“我方對于現在的情況分析如下:”
“根據其室友的口供,黃雪梅曾經說過想要殺死朱芸。”
“不管這是否是玩笑話,但是這已經表明了黃雪梅對于朱芸的敵意。”
“在這個案子中還有一件事情檢方并沒有陳述出來。”
“那就是黃雪梅和朱芸向同一家企業遞交了崗位。”
“朱芸被錄取,而黃雪梅沒有被錄取,從這一個角度來看。”
“黃雪梅會不會對朱芸的積怨更深?”
“肯定會!”
“因為這是一個正常人的想法,對一個自己讨厭的人獲取了自己的崗位,肯定會有一定的抱怨情緒。”
“這是正常的法定情理。”
“再有一點就是朱芸被錄取後沒多久的時間,黃雪梅去實驗室,竊取了化學劇毒品。”
“按照黃雪梅的說法,她是為了自己做實驗。”
“可是黃雪梅卻沒有具體的陳述做什麼實驗,怎麼去做這個實驗。”
“黃雪梅作為實驗室中的一分子,不清楚劇毒化學品的實驗危害有多大嗎?”
“劇毒化學品在實驗操作時稍不注意,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産生巨大的威脅。”
“作為高等學府的一份子和實驗室中的人員,黃雪梅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離開了實驗室的保護,做實驗,有這個必要性嗎?”
“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性。”
“更何況,想要私下進行實驗,也完全可以向校方進行申請。”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黃雪梅說謊的可能性巨大。”
“再有一點就是,黃雪梅說劇毒化學品被她弄丢了。”
“劇毒化學品丢了這件事情的影響力很大,學校很有可能會對個人進行追責。”
“黃雪梅先是偷竊實驗室内的劇毒化學品,然後陳述自己将其弄丢了.…”
“她清楚劇毒化學品的作用以及對于個人身體傷害的危害,在弄丢的第一時間為什麼沒有進行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