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出這一點,讓審判長考慮對其的刑罰。
在張良,張大力和于衛三人的援助律師陳述完畢後。
吳振才緩緩提出來了自己的觀點。
主要有三點。
第一,剛滿18歲不久。
第二,有自首情節。
第三,就是降低本案中被告人的犯罪程度,用以保證能夠判決王文遠死緩。
“審判長。”
“在庭審上的判定當中,判定王文遠為本次案件的主要犯罪人員。”
“對于這一點,我方并沒有任何異議,但是我方想表明一個觀點。”
“那就是在這場庭審當中,王文遠,雖然作為團隊的主要人員。”
“但是并沒有提出來犯罪的想法,可能在張大力提出來的時候,他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但是他在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這個觀念。”
“再有就是。”
“王文遠剛滿18歲不久,僅僅多出三個月。”
“剛達到入刑的年紀。”
“可能在某些觀念上還屬于未成年人,對于法律沒有太多的敬畏,對于生命也沒有太多的敬畏。”
“有個成語說的很好,無知者無畏,因為不知道,所以無所畏懼。”
“王文遠這是嚴重的缺少了法律的意識。”
“所以造成了這場悲劇的發生,對于這一點,我方委托人王河對受害人的家屬也抱有很大的歉意。”
“多次找到受害人的家屬想要給予一定的補償。”
“但是都遭到了拒絕.…”
“再有。”
“根據執法方和檢方提供的證據,能夠看得出來王文遠具有自首情節。”
“根據國内刑法法律法規規定,在犯罪以後自動自首并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應當減輕相應處罰。”
“從以上來看,我方認為應當對王文遠減輕刑法。”
“并且對于本案,我方還有一個看法。”
審判台席位上,審判長呂鵬輝開口:“被告人委托律師有什麼看法?”
“我方認為本案涉及到的犯罪情節的确是特别的嚴重,”
“按照相關的罪行處理,已經達到了判定死刑的程度。”
“對于這一點,我并沒有覺得任何的不妥。”
“可是審判長,被告人四人,都屬于18到20周歲剛成年不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