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判決死刑。”
“那麼我方完全可以認為,在刑法上自首對于案件有着重大表現,有着立功表現,完全沒有了任何意義!”
“以上是我方對于公訴人提出來的,認為自首情節起不到減輕刑罰的目的進行的反駁觀點。”
“再從被告人委托律師的角度上來講,被告人委托律師陳述了三點内容,完全沒有意義。”
“為什麼這麼講?”
“第一點,沒有證據能夠證明董白浩清晰的知道董果果隻是十周歲。”
“但是站在董白浩的角度講,他可能真的隻是認為董果果隻有十周歲。”
“因為董果果常年幫助家裡人,面相比較老,從這一點上來講,董白浩的認為并沒有錯。”
“不存在主觀上的故意隐瞞情況。”
“第二,被告人委托律師陳述的馮雲霞對董白浩過多的關心董果果,認為這一點不對勁。”
“是在指控董白浩可能對董果果早有預謀。”
“可是馮雲霞是在什麼時候發現董白浩詢問董果果,或者說關心董果果不對勁?”
“是在案發後才後知後覺。”
“那麼在案發前為什麼沒有?”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是馮雲霞在知道了董白浩是兇手後,她的主觀印象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所以造成了這種情況?”
“有可能!”
“所以這一點又能表明什麼,說明什麼呢?”
“不能表明什麼,也不能說明董白浩存在有預謀的情況。”
“至于第三點這一點,我沒有什麼好表述的,因為董白浩的确存在着有一定誤導他人的打算。”
“但是從側面來講,董白浩存在誤導他人的想法,這一點并沒有錯,而且還誤導成功了。”
“那麼,在誤導成功後,明知道自己有脫罪的可能性,依舊選擇去自首。”
“我方認為這更能表現出他在這個案子中的立功表現。”
“審判長。”
“以上是我方對于公訴人和被告方委托律師提出來看法的詳細回應。”
餘成低頭看着自己的訴訟材料,将所要陳述的内容全部陳述完畢。
然後擡頭看向公訴人和受害人委托席位。
這個案件的各種可能性,他都已經詳細的列舉過。
他想不出對方還有什麼觀點,能夠反駁自己。
如果沒有具體觀點,那麼這場庭審,則是有極大可能性判定死緩的。
餘成深吸口氣,隻要這個案子能夠勝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