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頁)

這“熱情”的高潮,很快就到來了。

又一個周末,王磊和劉娟又來了,這次沒帶孫子,表情卻比上次更鄭重。

飯後,劉娟把我拉到一邊,親熱地挽着我的手,臉上堆滿了笑:“媽,您看,您這房子也拆了,拿着這麼多錢住侄子家,總歸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商量好了,必須把您接過去,好好享享福!”

“是啊媽,”王磊在一旁趕緊附和,搓着手,顯得有些急切,“跟我們住,自己家多方便!斌哥兩口子照顧您五年,也夠辛苦的了,咱不能再麻煩人家了。”

劉娟接着描繪起藍圖:“媽,您辛苦一輩子了!這回拆遷款下來,正好!我們打算用這筆錢,再加上我們的一些積蓄,換個大點的房子,三室一廳,給您留個向陽的大房間!再請個保姆,專門伺候您!您以後就什麼都不用幹,隻管享清福!”

她的話說得天花亂墜,什麼陽光房、按摩椅、營養餐,聽得我一愣一愣的。那畫面太美好了,美好得有點不真實。就像小時候看的畫片,色彩鮮豔,但摸不着。

這時候,侄子王斌和張蘭也走了過來。張蘭笑着說:“淑蘭嬸兒,您看磊子多有孝心!這才是正理兒,跟着自己兒子,名正言順!我們這兒廟小,留不住您這尊大佛了。”

王斌也點頭:“是啊嬸兒,弟弟有這個心是好事,您就跟着他們去吧。我們這邊,您也知道,孩子馬上要中考了,家裡确實也需要安靜點。”

話裡話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送客。

我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說實話,我對兒子兒媳描繪的“好日子”不是不向往的。哪個老人不想在自己孩子身邊安度晚年呢?更何況,他們說得那麼好聽,那麼誘人。

可五年的隔閡,不是一兩天就能消除的。劉娟以前那冷淡甚至嫌棄的眼神,還時常在我眼前晃悠。他們現在這麼熱情,真的是因為孝順,還是因為那七十萬?

我猶豫了。我看着王磊,想從他臉上找到一絲真誠,可他眼神閃爍,不敢與我對視,隻是一個勁兒地催促:“媽,您就答應吧!我們都計劃好了!”

再看看王斌和張蘭那明顯松了口氣的表情,我心裡那點對侄子家的留戀也徹底涼了。他們這五年,怕也是忍得夠辛苦了。

一邊是兒子畫的大餅,一邊是侄子家明确的逐客令。我還能有什麼選擇呢?也許,是我多心了?也許兒子兒媳是真的想通了,要好好孝順我了?

他們嘴裡的‘享福’,聽着比蜜還甜,但我這心裡啊,就像揣了個兔子,七上八下的。你說這世上,真有免費的午餐,還是說,這午餐的代價,我付不起?

最終,在兒子兒媳的輪番勸說和侄子一家的“順水推舟”下,我點了點頭。

搬家的那天,陽光很好,透過車窗照在臉上,暖洋洋的。

到了兒子家,一切似乎都印證着他們之前的承諾。房子雖然不是很大,但收拾得窗明幾淨。給我準備的房間朝南,陽光充足,床上鋪着嶄新的被褥。

劉娟忙前忙後,端茶倒水,噓寒問暖,臉上始終挂着熱情的笑容。“媽,您看看還缺什麼?跟我說,我馬上去買!”

王磊也殷勤地幫我把帶來的不多幾件行李放好,囑咐我:“媽,您就安心住下,這兒就是您自己家。”

那幾天的飯菜也格外豐盛,頓頓有魚有肉,都是按着我喜歡的口味做的。劉娟甚至還真的買了本老年養生食譜,研究着給我煲湯。

我那顆懸着的心,漸漸放了下來。也許,我真的錯怪他們了?也許,親情真的能夠戰勝一切隔閡?我開始享受這遲來的“天倫之樂”,心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拆遷款很快就通知可以去辦理領取手續了。需要我本人帶着身份證和拆遷協議去指定銀行辦理。

那天,兒子王磊特意請了假,開着車,和劉娟一起,全程陪同。銀行裡人不少,排隊、簽字、核對信息,一套流程走下來,用了小半天。當看着那串長長的數字出現在存折上時,我的心跳還是忍不住加快了。

辦完手續,走出銀行大門,陽光有些刺眼。劉娟親熱地挽着我的胳膊,笑盈盈地說:“媽,您看,這一下子這麼多錢,放您這兒我們也不放心啊。您年紀大了,萬一遇到個電信詐騙什麼的,或者保管不當,多不安全。”

我愣了一下,還沒反應過來,她就接着說:“再說了,這錢放銀行裡利息才多少?我們年輕人懂得多,認識一些搞理财的朋友,投進去錢生錢,還能增值不少呢!您放心,這錢還是您的,我們就是幫您‘代為保管’,讓它更安全,還能多生點利息出來。您要是想用錢了,随時跟我們說,我們馬上給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