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頁)

随着證據一件件擺出來,陳阿姨的證詞落地有聲,劉娟的臉色開始變得難看起來,她試圖插話反駁,但被調解員制止了。王磊的頭埋得更低了。

接着,李律師話鋒一轉,提到了關鍵的錄音證據:“我們這裡還有一份錄音證據,是趙阿姨與王磊先生的通話錄音。在錄音中,王磊先生親口承認,其母親趙阿姨的七十萬拆遷款,大部分已被其妻子劉娟女士拿去給娘家弟弟買房,剩餘部分也已花銷殆盡。”

李律師并沒有當場播放錄音,但僅僅是提到這份錄音的存在,就足以讓王磊和劉娟臉色大變。王磊猛地擡起頭,臉色煞白,嘴唇哆嗦着,難以置信地看着我。劉娟也像被掐住了脖子,嚣張的氣焰瞬間矮了半截,眼神裡充滿了驚慌和怨毒。

李律師繼續冷靜地補充道:“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義務。将獲得老人贈與的财産挪作他用,并在老人需要贍養時将其遺棄,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遺棄罪。我們希望王磊先生和劉娟女士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承擔起應盡的法律責任和道德義務。”

法律的威懾力,加上确鑿的證據,像兩座大山壓在了王磊和劉娟心頭。

調解員見狀,也适時地介入。他先是詢問了角落裡的王斌:“王斌同志,據了解,趙淑蘭同志在你家借住了五年,是這樣嗎?”

王斌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但立刻補充道:“是的。不過,嬸兒是自願來幫忙的,我們也沒收過她錢。現在……現在我們家确實不方便再讓她住了。”他的證詞雖然避重就輕,但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并非一開始就由兒子贍養,而是被“安排”到他家的事實。

調解員點點頭,然後轉向王磊和劉娟,語重心長地說:“你們看,證據、證人都在這裡。事情的經過,大家心裡都有數。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們拿着老人的拆遷款,卻把老人趕出家門,于情于理于法都說不通。我建議,你們雙方各退一步。王磊、劉娟,你們必須承擔起贍養責任,并且,考慮到老人目前的困境,應當歸還部分拆遷款,讓老人能夠安度晚年。”

面對鐵證和調解員的壓力,王磊首先扛不住了,他嘴唇哆嗦着,小聲說:“我……我願意……願意承擔贍養費……錢……錢我盡量想辦法……”

劉娟見王磊松口,氣得狠狠瞪了他一眼,但她似乎也知道大勢已去,再狡辯下去隻會更難看。她開始轉換策略,一邊抹着不存在的眼淚,一邊哭訴自己如何不容易,養家壓力大雲雲,試圖博取同情,但在歸還錢款的問題上,依舊咬得很死,隻願意象征性地給一點。

調解暫時陷入了僵局。雖然他們口頭上有所松動,但顯然還想讨價還價,尤其是劉娟,還在耍賴撒潑。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輿論和情理的天平,已經完全倒向了我這邊。初步的勝利,已經握在了手中。

你看,膿包總要被戳破的。以前他們覺得我老了、沒用了、好欺負,現在,我讓他們知道,兔子急了也蹬鷹!這口氣,我總算是稍微順了一點。

Part

5.

(結局)

反轉意外與塵埃落定

社區調解雖然讓我占據了上風,但後續的發展并不如預想的順利。

王磊和劉娟表面上答應了調解員的建議,但回去之後,卻并沒有立刻履行。贍養費拖拖拉拉,給得極不情願,數額也遠低于承諾的标準。至于歸還部分拆遷款的事情,更是閉口不提,每次我打電話過去問,劉娟就在電話那頭破口大罵,說我“不要臉”、“貪得無厭”,王磊則隻會說“媽,再等等,我們手頭緊”。

他們甚至賊心不死,私下裡找到了陳阿姨家,試圖威逼利誘,讓她改口,不要再給我作證。又是送禮,又是說軟話,看軟的不行,就開始言語威脅,說什麼“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别為了外人得罪鄰居”。

好在陳阿姨是個正直的人,她當場就把東西扔了出去,把他們罵了回去:“你們少來這套!欺負老人還有理了?我實話實說,誰也别想堵我的嘴!”

陳阿姨把這事告訴了我,我既感激又氣憤。我徹底看清了,指望他們良心發現,主動承擔責任,簡直是癡人說夢。

有些人啊,你給他台階下,他偏要往泥坑裡跳。行,那我就送他一程,讓他跳個夠!

不能再拖下去了。我聯系了李律師,表達了我的決心:“李律師,我不指望調解了。他們根本沒有悔改的意思。我們正式起訴吧!不僅要他們還錢,還要追究他們的遺棄責任!”

李律師表示支持:“好的阿姨,我們早就準備好了。既然他們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法庭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