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頁)

「不可能!」

寂靜的屋子裡,李玉英一拍桌子,滿臉赤紅地大聲怒斥我。

「你就是為了給自己脫罪!怎麼可能單憑一個動作,就判定懷義是殺人兇手!」

我木然地看着她。

「我當然不會,所以,我開始了驗證。」

連環殺人案一共犯案

5

起,涉及

4

個城市。我借着各種契機,确認那些案件發生時,他所在的行蹤。

全部對應上。

我在家裡找到了一本那起連環殺人案的信息簡報,他解釋說是當年研二給嫌疑人辯護時做的工作研究。但我後來問過安律師,那本簡報顧懷義在大二時就開始搜集了。

案件發生後,社會上曾展開過讨論,心理學家分析,兇手對殘疾人有一種天然的仇視,他在犯案時并不覺得自己在作惡,反而覺得是在為人類除害。

我有意帶他去殘疾人之家做公益。

盡管他刻意隐藏,我還是毫不費力感受到了他在與他們接觸時的抗拒和煩躁。後來,他不經意發表了一句感慨,「殘疾人是上帝失敗的作品,本不應該存在。」

李玉英憤怒的低吼劃破了長夜。

「這能證明什麼?你用果去推因,你隻看到你想看到的!」

我慢慢點頭。

「你說得對,這些都隻能構成懷疑,真正讓我确認的,是有一天晚上他對我說的話。」

李玉英的嗓音在發顫。

「什麼話!」

我籲了一口氣,慢慢回憶。

「那天也是個雨夜,他在外面喝醉了,我去接他。走在路上,我突然轉頭問他,吃馄饨嗎?加蔥還是不加蔥?」

「這是我媽習慣性用語,我不确定他記不記得,但心理學書上說,連環殺人案兇手喜歡一遍遍回味自己犯案的過程,回憶細節,回憶場景。」

「我和我媽長得很像,所以,我又将臉湊到他面前,他眯眼看着我,目光變得有些遙遠。雨聲中,他疑惑開口,你不是死了嗎?我又問,怎麼死的?他指着我的脖子說,這裡,放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