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10頁)

“這樣既能保證教育質量,又能确保每個學子都能在合适時間點進入适合他們的學習階段。”

這……

周試?月考?還有年末一次升級考試?

李斯和謝文淵兩人眼睛一亮,都覺得這個想法很是新穎,也很有必要。

烏氏倮詫異的看了顧绫雪一眼,對她越發的敬佩了,真不知道,這武定侯怎麼就能想到這麼多他從未聽聞過,也從未想過的主意的。

恢和穿耳兩個人聽着如此頻繁的考試,心中不由的有些發怵。

但這還沒完,就聽顧绫雪魔鬼一般的笑聲再次響了起來,“當然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每日作業也是必不可少的。”

“每日作業将根據當天講授内容而定,包括但不限于試卷練習、閱讀材料、實驗操作等。”

“試卷練習旨在檢驗學子們對知識點掌握情況,閱讀材料以廣見聞之界,實驗操作則培實踐之力。”

“如數學之課,學子可解算題、應用題,以此來加深對數學概念深悟理解。”

“而語文之課,則設閱讀理解、文章習作,以砺語言之鋒。至于自然科學,如生物、物理、化學,可通過實驗報告、觀察日錄,激學子之好奇,探未知之域。”

謝文淵聽着,點頭表示贊同,“妙啊!然如何合理布置課業,使既涵課中之要,又不至過勞學子,須得好好合計。”

“嗯嗯。”顧绫雪點頭,“最後,最好再通過定期之家長會,使學子父母們洞悉兒女學習情況,家校同心,方能共育英才。”

“哈哈哈,好!”原本謝文淵還覺得前路一片迷茫,不知道該如何着手實施教育改革呢,但現在,他豁然開朗,覺得自己的思路一下子就變得清晰無比了。

恢和穿耳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眼睛都睜得大大的,似乎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有些措手不及,又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書山題海中奮筆疾書的身影……

和謝文淵簡單談了一下教育改革之後,顧绫雪這才将目光投向烏氏倮,眼中閃爍着欣賞的光芒,贊歎道:“聽聞烏君在六盤山之麓,養殖牛羊無數,其量之大,竟至用谷量之,此等規模,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啊!”

烏氏倮輕輕搖頭,露出一個謙遜的笑容,說道,“顧大人謬贊了,吾不過借山水之利,略施微計,得天時地利之便,方有今日之成。”

“非也,非也。”顧绫雪搖頭,依舊一副敬佩的樣子,“畜牧之道,非一日之功,需精心籌謀,勤勉治事,方能成此大業,烏君能以一己之力,聚牛羊如雲,此非尋常人所能及,實乃商界之奇才也。”

烏氏倮被誇的心情愉悅,“此也皆賴秦法仁厚,陛下聖明,垂青有加,若無國朝之佑,吾輩又豈能安心牧野?”

“烏君太謙虛了。”顧绫雪說道:“在當今重農抑商大政策下,尚且能被陛下另眼相看,都是因為烏君在與戎狄絹馬互市中,一則稍纾大秦牛馬之需,二則稍遏戎王侵擾邊陲之患,放眼天下,又有幾人能立下此功?”

“而且,吾聞烏君之策,也是頗為奇異。”

“先将牲畜販賣給關中農耕地區農民,再收購珍異物品、絲綢以及日常生活、生産用品,帶回來銷往牧區,後又再換回牲畜銷到内地農區……”

“烏君此舉,既承襲戎狄畜牧之法,又積極執行朝廷有關畜牧政令,通過不等價之絹馬交易,最終成為了西北地區出名的大牧主兼大商人!”

“這等策略,簡直非大智慧不能為!”

聽到顧绫雪将他絹馬交換的貿易方式剖析得如此透徹,烏氏倮笑容有些挂不住了。

他一直以來,确實就是以畜牧為本,以絹馬交易為利……經營核心所在就這麼被人一語道破了。

“不過……”說到這裡,顧绫雪話音一轉,帶着些許疑惑,問道:“既然烏君在朝廷,乃至民間都已有如此高的聲名,為何未考慮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品牌呢?”

“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僅可以提升商品的價值,更能穩固市場地位,甚至影響整個行業。”

品牌??

烏氏倮微微蹙眉,有些不太理解顧绫雪說的是什麼意思,但他的成功不僅在于有着極強的商業頭腦以及與朝廷的良好關系,還在于他有着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