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八月一學期……
十至二月一學期……
嗯,恰好避開了三月播種高峰期,也避開了九月收獲的大忙時節。
可行。
黃庭靖等人都覺得顧绫雪的考慮已經很周全了。
不過,這個一周兩日的休憩日,倒是讓在場的六位院長全都感到有些新奇。
大秦官吏,大抵皆依職責勤勉不息,根本就沒有什麼
“休憩日”的說法。
想要休憩,隻有兩種方式。
一則告歸,此又分兩類,或因疾患需歸家調養,或因年邁體衰需告老還鄉。
二則遇特殊節慶或祭祀之時,譬如臘日,乃祭祀之日,陛下與百官共行祭祀之禮,方可稍得休憩。
不過想到顧绫雪之前強調的,這些隻是她的個人想法,幾位院長也沒有說什麼。
到時候将這一想法告知右相就行,至于最終施不施行,還得看右相如何權衡,更要取決于始皇帝的聖意。
不過,若是最終這個決策定奪下來了,說不準帝都大學也能效仿?
說完每年學期安排和每月上課、放假的安排後,顧绫雪這才繼而開始說起教材的編撰,“就識字教材而言,我個人建議以左相大人所編的《蒼颉通學篇》作為根基,再到楷書。一年級裡,一學期主要讓孩子們學習基礎的文字,學習橫、豎、撇、捺、點這些基本筆畫,另一學期則開始進行簡單的組詞和造句練習。”
“數學教材,首先要認識數字1-100,随後,掌握10以内的加減法、初步認識幾何圖形、知曉時間概念,如日、月、年,以及一天中24小時劃分……”
“物理教材,學習簡單的力學知識,了解聲音的産生和傳播……”
“化學教材,了解水、土、火、木這些常見物質的基本性質,觀察物質的變化……”
“禮樂部分,介紹基本的禮儀規範,學習國歌《秦風·無衣》,了解基本的樂器及發聲原理……”
“騎射部分,講述秦軍騎射的輝煌曆史,馬的基本知識,弓箭的基本組成部分……”
顧绫雪滔滔不絕的說着,從第一年的上學期到下學期,再到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兩個學期,從初級到進階、深入、大成、再到組合應用,幾乎一口氣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說了出來。
當然,她并沒有有意将兩個學期定為上下之分。
因為按照秦朝的曆法,十月初才更算是上學期。
也幸好顧绫雪說的不快,不然六位老院長的筆尖都快冒煙了。
“大體就這樣吧,别提我,我種花家喜歡低調!”
六位院長:“……?”
兩個小時後。
顧绫雪長呼了一口氣,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隻感覺渾身輕松。
“這教材不是挺好編的嗎?畢竟也就才三年,也就六門課程而已。”
其實如果她不說出自己“想法”的話,這些教材遲早也能編撰的很合理,甚至比她考慮的還要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