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5頁)

“二哥啊二哥,這時候你要是來給我灌一下知識該多好呢。”

然而等了好久,并沒有那股熟悉的津門口音傳來。

“馬凡,下周的7955,津門莫斯科,貨艙滿載,你和莫斯科那邊對接一下貨代,然後把時刻什麼的和對方交代清楚。去程的貨津門這邊咱們有專門的代理,回程的問清楚他們有沒有帶回來的。然後用什麼代理。”

“好嘞皓哥。”

馬凡答應的是挺痛快的。結果回到工位上就開始犯愁了,莫斯科的貨代。。給了一個電話,一個郵箱。我是寫俄語呢,還是寫英語呢。。肯定不能寫漢語,不是誰都像謝列梅捷沃機場那大哥一樣張嘴大碴子味。

馬凡思前想後半天,還是寫俄語,就算自己俄語寫不下去了或者出錯了,對方還能換成英語。哎,這樣就很好了。有很大操作餘地了,要是上來就寫英語,那就沒退路了。

但是真等寫起來的時候,馬凡這個撓頭啊。商務經貿翻譯這門課,韓教授講了一個學期,馬凡到最後得了63分,那基本就等于是能把話說明白就不錯了,至于什麼信達雅,那根本連邊都挨不上。關鍵是,這裡面太多航空行業的專業詞彙了。

“皓哥,請兩個小時假行麼。”

“幹嘛去?”

“我去趟圖書館。。借兩本俄語詞典去。。”

“你不是學這個的麼?”

“好麼,我打畢業到現在四五年了,一句話沒說過,早就着大米飯吃下去了。我就去津門圖書館弄兩本字典,外帶一本航空字典回來。我中午早點下班,下午晚點回來。”

“去吧去吧。路上慢點啊。中午早點走,下午别趕。”

馬凡中午早走了一會,直接去了津門圖書館,之前在網上找好了自己想要借的幾本書,直接就去了對應的架子上直接借走了。但是最後到航空俄漢詞典的時候,馬凡找了好久,就在專門的書架上就是沒有。問了管理員說:“啊,那可能是有人拿走了還沒做借書手續了。你要找什麼書?”

“航空俄漢詞典。”

“我看看啊。哎呦,三分鐘前辦了借出手續了。”

“咱還有這本書麼?”

“咱們主館沒了,但是在海濱分館還有兩本。你要是想要的話呢。要麼你自己去海濱分館借,或者我們走館際傳遞,不過這個傳遞我們一般一周做一次。這周的前天剛做完了。你要是要的話得下周。到我們這邊我們給你打電話。”

“海濱分館是吧,那我自己過去吧。”

下周。。下周航班都飛完了我要這玩意也沒用了啊,現在就是救場如救火啊。

下午兩點,馬凡總算是弄完了這一堆東西回到了公司。然後就對着這幾本書開始相面。相面到最後,等到莫斯科那邊人家上班了,馬凡開始寫郵件了。

馬凡對着書上的原話熱情洋溢的寫了一封郵件發了過去。然後抄送了陳德,張皓幾個人。

等啊等,等待的時光真的是無比漫長,等到快下班了,對方把郵件回複過來了,基本意思大概就是沒什麼問題,你們的時刻我們收到了,我們用的代理是XXX,應該是和你們一直以來合作的,相信這次也沒有問題,同時對方追加了一句話:“後續我們可以用英語溝通。您的俄語水平雖然看出來是專業學習過但是可能時間過久沒用,建議我們還是用英語吧。”

“NMMP,果然到最後嫌棄了勞資的俄語水平,不就是語法沒掌握的太好麼,至于這麼揭我瘡疤麼。”

中間過程按下不表了。來來回回好幾天,馬凡總算是把這趟航班敲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去對貨物進行現場檢查,然後對捆紮情況進行檢查了。

這天張皓帶着馬凡來到了精衛航空的貨運站,裡面擺放着的就是這次7955要裝到莫斯科去的貨物。

“馬凡,帶皮尺了麼,量一下尺寸,這批貨應該是放在前貨艙的。對照一下艙門尺寸和貨艙容積。然後看一下捆紮的結實不結實。”

“好嘞。”

馬凡掏出皮尺開始一點點的量這尺寸,然後又站在梯子上看這個網繩是不是結實的。都檢查沒問題了。張皓和貨運的兄弟們說道:“沒問題了,打闆,裝箱吧。”

打闆,指的是把貨物固定在航空集裝闆(PMC或者PAG)上,裝箱是把貨物裝進航空集裝箱AKE中,這些都是航空貨運的輔助工具,為的是更好的固定貨物并且在貨艙中更好的和飛機固定,避免亂跑。

“馬凡,你有進場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