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的倒是美,還第六航權。你個剛成立沒多久的公司要第六,局方也得給你。你先按照三四去申請。老頭子先不出面,實在不行再說。”
“行吧馮董。”
挂了電話馬凡給黃校長回了一電,告訴他馮董要出席,自己也會一起去,然後也想和黃校長談談培訓的事兒。
到了開工奠基典禮當天,整個華航大都是喜氣洋洋的,畢竟來的很多人都是跟華航大有關系的,而且華航大本身是民航局的直屬院校,所以局方的副局長也來了。馬凡一看這事兒行了,今兒興許兩件事兒都能給辦了呢。
開工儀式就很簡單了,幾個人手裡拿個鐵鍬給一個奠基石填上土,媒體們拍拍照片就可以了。然後黃校長說:“請幾位領導看看我們新改造的培訓中心吧。”
馬凡一聽就來了精神了。培訓中心,這不是瞌睡了送枕頭,餓了送飯吃麼。到了培訓中心,果然是一個特别綜合的地方。說是原來一個體育館改的,但是後面等洋航集團的樓蓋好了,這裡的會在搬過去一些。然後再繼續擴充。
“這裡面可以進行機務、乘務、簽派、飛行模拟等多方面的訓練……”黃校長說了半天。然後幾個人到了會議室。華航大,民航局和洋航集團分坐開開始商談。
“諸位都知道,我們洋航集團在非洲弄了個非洋航空,這就是我們非洋航空董事長,大家應該見過,當年反劫機的民航英雄,馬凡。我們現在就有這麼個事兒想請華航大和局方支持一下。”
“馮董就說吧,咱都這麼熟悉了。你們也是咱們華夏民航第一家走出去的,我們民航局肯定會支持你們的。”
“那我就腆着老臉說了。非洲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所以在機場建設,人員培訓方面都有很大的問題,機場建設這個我們洋航集團的基建公司自己已經解決了,但是涉及到人員培訓,我們想參考國鐵集團的模式,按照華夏标準培訓民航人才。所以我們想和華航大簽訂一個聯合培養的協議,我們非洋航空的外籍員工送到華航大,由華航大按照華夏标準進行全面培訓,包括簽派、放行、機務、管制、乘務、飛行等各方面人才,這是一個長久性的合作,也就是說我們隻要招聘,就送過來培訓。”
“這個沒問題馮董,這個事兒,之前小馬提過,咱們就走個手續簽個協議就行了。問題不大。我們這培訓中心本身就是個綜合中心,一批來多專業都沒問題。”
“那還有第二個需求想請局方這邊審議。小馬來說吧。”
“各位領導,非洋航空未來的願景是成為非洲大陸和世界各大洲之間的橋梁。我們做過調研,目前在C國的華夏人非常多,但是C國和華夏之間沒有直航的航班,所以基本上很多人是先到中東,然後轉機到國内,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還得從中東到歐洲再回國内。整體的旅行時間和費用非常高。所以我們想,非洋航空既然是華夏民航走出去的企業,我們要首先搭起從華夏到非洲的橋梁。
所以我們想申請國内的第三四航權。開通從C國首都到華夏的航班,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甚至想申請第六航權,我們用飛機從非洲其他國家經過C國到華夏。”
“小馬看着歲數不大,胃口倒是不小啊哈哈。我先問問,你們的前身,非洲宇宙航空我們調查過,最大的飛機是DC9和A319,你現在用什麼飛?”
“報告領導,我們已經在洋航集團調撥了40架飛機過去支援非洋航空,實現全面更新換代,其中有4架A333,足夠執行這類任務。”
“你們洋航集團好大手筆啊。上來就是40架飛機。飛機現在什麼情況?”
“我們的洋航技術正在進行飛機的啟封和複飛調試,預計兩個月就可以完成準備工作,我們同步正在進行飛機的轉籍申請,劃撥到非洋航空名下。兩個月之後我就有了執行航班的能力。”
“按照你這麼說,你确實有能力。你的國内航點想選在哪裡?”
“如果可以的話,帝都、魔都和羊城。這三個城市是北方、中部和南部的中心城市,而且是我們洋航集團的主運營基地,我們可以通過聯運的形式通達全國。”
“這幾個機場,資源比較緊俏啊,有備選麼?”
“津門,蜀都和南海。”
“這三個才是你的最終目标吧哈哈哈。”
“果然是局長,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個問題應該不大。你們打一個報告上來,我們局裡面還要走手續研究一下。因為你們是剛開的公司,所以我估計隻能批給你們第三和第四航權,但是你們的報告可以寫第六。到時候看商議結果吧。支持華夏民航走出去,我們也不光是嘴上說說的。”
“謝謝局長!”
正事兒談完了之後,三方又說了點沒什麼營養的片湯話,那馬凡就沒什麼興趣了。最後談完的時候黃校長說:“馮董,馬總,您看咱這個合作培訓協議,要不幹脆今兒簽了得了。喜上加喜呗。”
“那感情好啊,小馬你覺得呢?”
“我沒任何意見,太好了。”
“那行,我們這有制式的協議,我讓他們送兩份過來。正好局長在這給咱也當個見證了。這還有不少媒體朋友,也是咱們兩家強強聯合的顯示嘛。”
很快,華航大就在培訓中心布置好了簽約的現場,其實也沒什麼布置的,弄個桌子鋪塊紅布,幾個人往後面一站,馬凡作為非洋航空的董事長和華航大的黃校長兩個人一簽字,這事兒就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