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頁)

計較眼前得失的人一定會失去未來。就像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做白日夢一樣,這是再明顯不過的弱智行為。愚者盯緊的是眼前的錢袋子,智者關注的是未來的錢莊。

我經常會聽到一些自負的“短線客”鼓吹自己說:“總有一天我會成功,我的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事實恰好相反,對損失和代價的未知讓他們鼠目寸光,自信的“短線客”一次次在陰溝裡翻了船,信心一天天被失敗磨掉,最終自己都失去了對成功的期待。

無法回避短期誘惑的人,必失去長期利益。

要财富長久,請具備足夠定力

當你站在财富之巅的時候,請小心翼翼地問自己:我的财富可以保持多久?

如果你仔細研究那些坐擁頂級财富的成功者,他們從來都不接受任何短期利益,正是這種大氣和遠見,才讓他們長久地抱緊資産。微軟的比爾·蓋茨多年蟬聯全球富豪榜首,他的秘訣就是絕不放棄微軟的大部分股權。

富有者在走向财富的過程中并不富有,财富的積累需要時間和長時間的等待。隻要能夠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手中的資金,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富翁。但與此同時,人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有着損失全部的風險,隻不過由于人們的能力大小和心态的強弱,損失率的數值也高低不定。

《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沒有人是靠短期利益緻富的,497名超級富豪中,237名都是白手起家!

要想成為富翁,首先要清楚那些已經成功者是如何成為富翁的。他們并不一定是偉大的創意發現者或者智慧超群的發明家,但他們卻是能夠把偉大創意發揚光大的人。

漢托和喬吉娜在1960年從古巴來到美國的時候,幾乎身無分文。1966年大學畢業後,他們做了記者。他們的緻富策略是節省每一分錢,由于銀行儲蓄是按複利計算的,所以夫婦倆每月按時去銀行存錢。他們的生活很節儉,通常隻買商店的打折商品,或者從報紙上剪折價券去買便宜東西,上班也會自帶盒飯。幾年以後,他們便把收入的大部分儲蓄起來。直到1987年,他們拿出1250美元投到共同基金裡,8年後他們就成了富豪。

對于這些人來說,富裕的含義并不是擁有豪華的轎車、高檔的别墅,而是有長期穩定的收入,并以此作為保障。如果你具備足夠的耐心和定力,并能夠拒絕和抵抗短期利益誘惑,抱緊核心資産,必定會通往緻富之路。

敢于撿“便宜貨”:對于富豪們來說,撿便宜貨并非像人們想的那樣,在整個社會都認為很便宜的時候買進。他們認為,當某項資産的現價已經低于其“潛在價值”時,就是介入的最佳時機。

面對風險心放寬:請一定要謹記,投資沒有一定賺錢的道理,但是富家們一定要有辦法使自己安度投資的低潮。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厚積薄發的,太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利益是不會走太久的。

這個世界,人為财死,鳥為食亡。每個人都在貪圖名利,有的人欲望不大,就圖個小名小利;有的人則妄圖成就大名,獲得大利。

我在剛進入FBI參加受訓時,特訓主管斯蒂科特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一切偵查都利用了人的欲望。欲望可以幫助你追蹤恐怖分子的線索,抓住任何蛛絲馬迹,并最終查找到他們的落腳之處。”

在2007年的一次反恐偵查中,兩名恐怖組織成員在巴士拉制造了一起爆炸事件,然後迅速逃離現場。就在美軍直升機和突擊分隊在周邊布置路卡時,FBI反恐小組派駐當地協助美軍調查的人員,卻在離爆炸現場不足兩百米的超市中發現了他們。

斯蒂科特後來說:“他們走了很遠,但又折了回來,因為他們想看看現場人們的反應,并用DV拍攝下來傳到網上。他們感到口渴,就去超市買水,在付錢時被特工發現。”

事情往往就是這麼簡單,有些“欲望”是如此沖動,它決定了人們的心理,控制人的大腦做出一些錯誤或正确的決策。當你能猜到他們關鍵時刻的心理時,你就能知道他們下一步要怎麼做,并且捕捉到其行為,從容不迫地制定你針對性的計劃。

當你走進一座森林時——人類社會就像森林,這時你看見了什麼?

在一次培訓中,我說:“不是綠草叢生、樹蔭遮影的美景,是埋伏在灌木之後的狼、狐狸還有老虎,它們盯着你的時候,腦海中想的是同一件事:怎樣才能瓜分你身上的每一塊肉。”

區别就在欲望對于人們的滿足方式,它是人們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智慧自主選擇的。它的外面披着各式各樣的美妙外衣。有合法的,有不合法的,還有介于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灰色方式。

“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事業,成就感,實現我的價值觀。”

“不,是讓自己生存得更好,住大房子,開豪華車,娶漂亮的妻子,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

“這不是全部。”

“我相信這不是全部,因為還有你說的那些——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