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頁)

第二,這有助于留住渴望升職的人才,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提供機會,這些人可能另謀高就。

第三,企業經常做出這種安排,未來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因為那些有抱負的人才知道他們不必等太久就能獲得發展良機。

了解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行為、信念和才能是一項長久的活動,不能一蹴而就。管理者要堅信花在這上面的時間是值得的。對人才的分析研究應該如同分析商業問題或者潛在的商機,隻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評估各種機會,才會看清究竟。

同樣,隻有真正了解一個人,才知道如何促進此人的成長和發展。

洞察他們的興趣,掌握這些人的需求。針對愛好予以滿足,比如一些“特色小禮物”。

美國有一位郵遞員,他經常給洛克菲勒送報紙,簡直像他的專職郵差。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了美孚公司一位女士的電話,告訴他總裁有一件禮物要送給他和他即将出世的孩子。他回到家後,發現是一張實用又漂亮的嬰兒床。這是他正在計劃的事情,洛克菲勒竟對此洞若觀火,不得不說,這是收買人心的絕招。

進入别人的心中

如果你無法洞察消費者的興趣,就永遠進駐不了他們的心中。要赢得消費者的青睐,最重要的不是始終更新壯大各種産品,而是要洞悉消費者的需求,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就像打開一把堅實的大鎖,隻需要一把細小的鑰匙,而非一根粗壯的鐵棍。

“消費者興趣”是消費者對于某件産品,在認識的過程中産生的帶有穩定的指向、趨向、偏好,并能持續較長時間的興趣。

這種興趣分為情趣與志趣兩種:

情趣是情感作用于興趣的結果,表現為對某種消費對象的喜愛與追求;

志趣是意志作用于興趣的結果,表現為消費者熱衷于創造活動,是一種間接興趣。

1.興趣的形成有助于消費者為未來的購買活動做準備,例如對汽車有興趣的人,可能會為購車做長期的準備工作。

2.興趣能使消費者易于做出購買決定,促進購買行動。例如喜歡綠茶的消費者無疑縮小了在購買飲品時的選擇範圍。

3.興趣可以刺激消費者對某種商品重複購買或長期使用。

研究發現,人們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目光停留時間會變長。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一項報道,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針對“消費者興趣”研究産品的展示與擺放。寶潔、聯合利華、PLC以及金佰利(Kimberly-Clark)等企業都開始結合3D模拟軟件,來模拟顯示産品在貨架上的位置,以通過結合“眼球跟蹤”技術,來找出産品的最佳擺放位置,以及産品最佳的包裝形式等等。

聯合利華公司在重新設計Axe沐浴露的瓶身時,就構建了一個3D的模拟環境,讓實驗者戴上可以追蹤眼球運動的眼鏡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Axe的瓶身設計由以前的直線改為曲線;品牌的标志由原先無背景改為嵌入到一個帶有藍色背景的X字形中;為了提高可見性,産品描述的字體也變得比原來大了。

企業的一切行為都應該是為了找到消費者的興趣。不過,消費者的意願并不能通過常規的調查問卷顯示,真正能夠反映消費者意願的,唯有通過他們的實際行為才能夠得出。

但是如果等到産品全部研發完成,包裝樣式以及陳列位置都已經确定,這時才發現消費者對産品不感興趣,那麼這就是一件失敗的産品。這就是寶潔、聯合利華、PLC和金佰利等公司大規模使用眼球跟蹤技術的原因。

相對于嘴巴,人的眼睛不容易說謊

在中國曆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曹植生性聰明、才華過人。曹操非常喜歡他,于是就想廢了大兒子曹丕轉立曹植為太子。曹操征求賈翊的意見,賈翊卻一聲不吭。

曹操就很奇怪地問:“你為什麼不說話?”

賈翊說:“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問:“你在想什麼事呢?”

賈翊答:“我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緻災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