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3頁)

現在,靜下心來馬上為自己做一次全面的檢讨:我應該采取哪種策略?

○有些人活得風生水起,取得了成功,我是不是就應該學習他呢?

○假如我更改某些性格,是不是就能變得更為順利?

○問題一再地發生在我的身上,是我沒有按照書本的要求去做,還是我缺乏一些抵抗洗腦、保持獨立自我的能力?

做事就像穿一隻鞋,不論什麼樣的鞋,最重要的是合腳;做事就像中國緣不論什麼樣的姻緣,最美妙的是和諧。中國人常講“和諧”這個詞,其實就是方法與目的的統一。世界上同樣也有很多很好的鞋,有許多理想和目标都不是錯誤的,沒有誰隻能選擇一種人生的方向和生存的方式,但要看你采取的方法是否正确。

就如同穿鞋一樣,要看一看适不适合你的腳。為我們選擇一雙合腳的鞋,才能走更遠的路。這是聰明地生活的最佳方式,要全方位地考量我們的收入、地位、健康,以及更重要的文化、信仰、價值觀和與衆不同的個性。

你可以将它戴在心裡,這是我希望看到的,盡管有99%甚至更多的人隻是把它戴在了臉上。無疑,他們中的大多數也獲得了成功。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有位無兒無女的孤獨老人,由于疾病纏身無人照顧,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有一所漂亮的住宅,他宣布要将它出售。有意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雖然老人提出的底價隻有8萬英鎊,但是很快有人将它炒到了10萬英鎊。住宅的價格不斷攀升,老人卻因此陷入了愁苦。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他是絕對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這時候,一個衣着樸素的年輕人來到了老人的跟前。他俯下身,低聲對老人說:“先生,我也很想買下這棟住宅,可是我隻有1萬英鎊。如果您願意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裡,每天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我會讓您每天都很快樂——請您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

老人最終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欲望和目的不一定要通過冷酷的“厮殺”來達到,如果有第二種方法,坦誠是最安全高效的手段。

在這個世界上,我發現有三種不需要學手段的人。也許就在你的身邊,可能你從未注意過。第一種是真誠的人,他們真誠到不需要手段的掩飾;第二種是笨人,他們笨到不知道怎麼運用手段;第三種則是那些毫不在乎得失的人,他們因為不在乎,所以也就不屑于去做任何多餘的事情,這種人是真正強大的人。

從古至今,所有的對人處事的方法歸結起來,大緻可以分成兩種:相信手段和相信坦誠。這二者并非完全相反的路線,因為坦誠也可以是一種手段。“仁義”哪怕隻是一件面具,戴在臉上時間長了,也會讓你的内外全都散發真誠和坦蕩的光芒。

尊奉坦誠的人,并不是無私的聖人,他們對事情也有企圖,隻不過依靠坦誠的方式得以實現。

我經常問一些參與者:你會坦誠地面對突發問題嗎?會不會展示你的真實想法,并且光明正大地洽談條件以及進行利益的交換?

很多人對我回答:“我從不說謊,真的,我喜歡讓自己善良和坦誠一些。”人們總是這樣說,我從不說謊,但當我們開始扪心問自己:“你一輩子真的沒說過一句謊言嗎?”這時,多數人就會沉默了。做到完全的坦誠這很難,但事實證明,追求事情的成功,做到盡可能地仁義和坦誠,才是最佳的策略。

有一個公司經理,經營上遇到了困難。但是,這個經理從來不跟員工說實話,工資都難以發出來了,他還在和員工強調公司的發展規劃前景。當員工問到“薪水”的問題時,經理就采取“以拖為上”的戰術,并每次都找出很多搪塞的理由。

結果是,這家公司的員工,一個又一個地“跳糟”離開,另覓高就。他的公司自然很快就倒閉了,這位經理也貧困如洗,生活變得越來越艱辛,最後隻能去給人打工。這證明他沒有管理一家公司的能力。

另一家公司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但這個經理的做法卻相反。首先,他召集所有的員工,告訴他們,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而且,他承認自己在經營上的一些失誤,坦誠地交代了自己的責任,并且告訴員工,現在,他一個人的力量,已經不足以讓公司渡過難關。所以,他希望所有的員工和他共同努力,并且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當然,他也同時申明,如果有人願意走,他也決不強留,并且薪水不扣一分。他會給予離職員工足夠的補償,絕不拖延。

結果是,每個員工都留下了。并且,每個人都像擔負了一個神聖的職責,千方百計為公司着想,一起努力解決面臨的問題。很快公司的管理走上了正軌,逐漸地擺脫了危機。

同樣的情況,結果卻不一樣,難道不讓人深思嗎?由此可見,即便需要讓别人承擔某些損失,坦誠和仁義的方法也比掩蓋和拖延更有效果。

在去美國之前,我曾在國内做過一陣産品直銷員。那是我非常年輕的時候,大約在90年代的末期,直銷進入中國不久,許多人剛開始從事這個行業。

我當時就手提着商品,挨門挨戶地推銷,多數的“直銷員”為了博取别人的信任,騙開居民的房門,有人說自己是學生實習,有人說自己是搞一項廣告調查的。并且,這類“謊言”還在公司的“培訓會”上大加宣揚。

但我從來不這麼做,不管進誰的家門,我敲門時就首先告訴别人:“您好,我是來推銷一件産品的,它屬于哪一種類型,大體有什麼作用……”然後請求對方給我五分鐘的時間,讓我介紹完畢。如果對方拒絕開門,我就直接離開,再也不會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