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從來不這麼做,不管進誰的家門,我敲門時就首先告訴别人:“您好,我是來推銷一件産品的,它屬于哪一種類型,大體有什麼作用……”然後請求對方給我五分鐘的時間,讓我介紹完畢。如果對方拒絕開門,我就直接離開,再也不會打擾。
奇怪的是,我的業績在公司一直排名榜首,沒人可以超過我。我從不采取任何欺騙的手段,而是先告訴來意,坦誠告訴客戶我的目的。但也正因為此,我才取得了客戶的信任,他們覺得我與衆不同。
這表明,對于自己的目的從不諱言的人,更容易取得人們的信任。即便你有利益的需求,甚至你的行為本質上就是一種交易,人們也容易接受,因為你的方式值得人們付出信賴。
控制花錢和布施
我們當然不必去計算任何一件事的投入産出,但需要拟定自己的整體經濟戰略,在生活中,去控制花錢和布施的力度。
聰明人時而慈善,時而又摳門無比。在花錢的時候,他們看重的不是數字的大小,而是去關注“值不值”,以及這件東西和這件事情的最終價值。
高盛公司的一位副總裁曾讓我大開眼界,上午在批準一項2000萬美元的生意時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下午卻因為下屬在路上多花掉了5美元就命令他立即辭職。
他說:“錢在我眼裡是一杆秤,除了良心、家庭和生命,任何東西都可以在上面衡量。”
先學會看人,再去用人
每個組織都要有而且必須有一些看人很準的高手,但是很少有人重視和囤積這類高手,并以他們為核心,建立一種人才制度。很多企業總是無法留住人才或者培養不出人才,就是因為缺乏合理的人才機制。換句話說,這類企業缺乏會“看人”的大師,對人才缺乏了解和掌握,緻使人才無法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潛能得不到開發甚至被埋沒。
一個人的能力隻有被準确地判斷和定位,才會使其得到最全面的提升和發展。
要學會看人,首先就要學會觀察。你會發現那些人才管理大師,他們“看人”的本領通常比普通管理者更加精準。他們會通過員工的個性、技能、交際能力、執行力等等各方面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科學準确的結論,就像明确的數據報表一樣。因為他們能夠克服各種偏見和心理障礙,從而做出客觀的判斷。
管理者要不斷地通過練習、模仿、學習獲得這種技能,隻有先學會了“看人”,才能更好地用人。
怎樣識人,看人?方法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則大體有三條:
看他的關系網:看一個人的身價和追求,我們可以看一看他的對手都是什麼層次的人。如果你想看清一個人的底牌和實力,則可以觀察一下他的關系圈,看看他有什麼樣的朋友。
看他個體的形象:看一個人在周圍人眼中的形象、名聲,則大體可以看出他為人處世的方式。如果你想看一個人的心術是什麼樣的,則可以觀察一下他的眼神和他在與你說話時的表情。
看他的品位:他的鞋子、衣服以及他對于文化的觀察和他的生活追求。
普通的CEO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财務和戰略目标上,自己殚精竭慮、嘔心瀝血,耗費所有的資源為公司謀劃未來;而開明的CEO則着眼于讓别人幫助自己實現未來,他們的首要目标是培養、利用“适合”的人才,所以,他們的大多數時間都躺在舒适的沙灘椅上曬太陽。
培養一批管理大師,創建适合人才管理成長的文化環境,這才是公司發展的長遠之道。他們的存在,會讓你少花至少14的時間去發掘和培養其他領導人才。
在通用電氣和寶潔公司,該比率接近了40%,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幾乎可以告訴你,發現和提拔人才,決定着一家公司的命運。
什麼,你還在幻想着投入一筆資金來改善你的公司嗎?那我可以通知你,在數月後的某一天,你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處于逃避債務的焦慮中,假如你不懂得如何使用這筆錢,且手下也沒有此類人才的話。
我經常在深夜倒上一杯酒,坐在露台,看着天空,然後問我自己:如果明天睜開眼睛,你一無所有,從此被整個世界孤立,你會怎麼樣?我在等待你們的答案。
“如果明天睜開眼睛,你發現自己已經一無所有:沒有錢,沒有食物,沒有朋友,更沒有工作和家庭;整個世界對于你來說,除了陌生還是陌生;你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該往哪裡去,你會怎麼辦?”
“你,現在立刻瀕臨于生活的絕境,在與上一秒的幸福之間沒有任何容你思考的轉換和過渡!”
“你,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