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1頁)

歲,農民。1990

年4

月13

日首診。患者2

年前因胃痛在某醫院做胃鏡檢查,确診為

“慢性淺表性+

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贲門口炎”。經中西藥治療暫時好轉,不久又發,尤以勞累過度、嘔氣、吃硬食時疼痛更甚。視其面色枯黃,唇色淡,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精神委靡。此症乃脾虛胃脘痛也。治宜培補根本,健脾益胃,理氣止痛,用香砂養胃湯合金鈴子散加減。處方:黨參30g,焦白術15g,雲茯苓9g,炒薏苡仁30g,砂仁9g,陳皮9g,木香9g,金鈴子9g,醋炒延胡索9g,海螵蛸9g,炒山藥15g,煅牡蛎15g,補骨脂9g,炙甘草9g,紅棗3

枚為引,3

劑。

4

月17

日二診。患者精神稍振,舌苔、舌質無明顯變化,脈象緩而無力,患者雲上藥服頭劑疼痛緩減,3

劑服後痛去23,飲食稍增,精神亦好轉。原方續服3

劑。

4

月21

日三診。患者精神明顯好轉,舌苔稍厚,質正紅,面帶光澤,脈緩。患者雲胃脘已不痛,飲食、精神都有好轉。原方去牡蛎,易黃連6g,加蒲公英9g,續服5

劑。

半年後随訪,5

劑藥服後,患者胃痛全止,飲食、精神、勞作正常,隻要不吃酸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不吃

“氣食”,胃基本不痛,體重亦有增加。

例3

葉某,男,41

歲,工人。1996

年9

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