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頁)

寒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寒生,你告訴老爹,青木蠶蟲治冰人症的方子另有來曆吧?當今世上絕對不可能有人會下這種奇方,而且我沒記錯的話,你見到荷香阿婆是我倆上次趕集的時候,回來後第二天你就出事了,之後才遇見那個什麼山人的,寒生,你從小到大,就是不會撒謊。”父親的眼光裡滿是憐愛。

寒生心中一熱,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老爹……”寒生脫口而出。

“噓!”父親伸出食指在嘴邊搖了搖,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你一定有難言之隐,否則不會對老爹都不講的,包括你醫治自己腿傷的方子和外面的小姑娘臉上包的藥,都是一樣。寒生,老爹其實心裡是為你高興,朱家後人總算沒有愧對祖先啊。”

“老爹!”寒生眼含淚水趴在了父親的腿上。

“好孩子,挺起胸來,醫者之道在于德。孩子,記住,世人不論貧富,不分貴賤,治病一視同仁,你将來不必局限在這小小的山村裡,走出這裡,到外面去,世上還有許多類似荷香和蘭兒那樣的無助的窮苦人,等着你去給他們治病。”父親也落下了眼淚。

“老爹,”寒生擡起頭來,“你放心,我會的,寒生立志從今起,懸壺濟世,做一個像老爹一樣的好赤腳醫生。”

“唉,江湖險惡啊!”父親長歎道。

蘭兒和她娘一早就在竈間把早飯做好了,紅苕稀飯,香氣彌散。寒生看到蘭兒纏着布條,眼睛都看不見還在幫着忙活,心中熱乎乎的,這才是家的感覺啊,想起自己自幼喪母,不免又是一陣酸楚。

自己的腿傷已經好了大半,《青囊經》真是名不虛傳,從今往後,自己怕是真的要懸壺濟世了。此刻,他體會到了治病救人的快感,也理解了當年華佗壯志未酬的悲涼。放心吧,神醫前輩,寒生會繼續完成你的遺願,做一代赤腳神醫,浪迹江湖。

“小兄弟,起得好早啊!”竹籬笆外站着香港風水大師吳道明,一身藍灰色西裝,還紮着條花紋領帶,一臉的笑容。

父親走出房門,淡淡道:“吳先生一大早就到南山村有事嗎?”

吳道明哈哈一笑,走進院子裡來,手裡拎着條豬大腿。

“我已經住到南山村裡了,以後我們暫時就是鄰居了。說實話,我是打心眼兒裡喜歡寒生這孩子,玉不琢不成器,隻要稍加點撥,他日必将有成啊。”

“你這是……”父親指着吳道明拎着的豬腿。

“寒生有腿傷,中醫‘以形補形’,吃些豬腿,早點養好傷。小小心意,還望笑納。”吳道明坦然道。

這條豬大腿怕有二三十斤,朱醫生何嘗不知形補食療對寒生腿傷有益,但苦于囊中羞澀,實在無錢購買,但是此人心術不正,最好敬而遠之。

“無功不受祿,還是請拿回去吧!”朱醫生說道。

“何謂無功?寒生治好了阿婆而不嫌其窮,舍棄心愛的土卵而不吝其寶,此仁術醫德,從小即已顯示其懸壺濟世風範,我今日略表心意,區區豬腿,何祿之有?朱醫生行走江湖,竟也如此迂腐?”吳道明義正詞嚴道。

朱醫生一時竟啞口無言,隻能道:“吳先生,請。”

寒生高興地接過豬腿,畢竟這年代大家肚子裡都沒油水,能補補蘭兒她娘虛弱的身子也是好的。

茶葉很粗糙,泡在粗瓷大碗裡顯得寒酸,吳道明微微一笑,端起便飲。

“痛快,這種喝茶之法在嶺南絕見不到的,我們那兒習慣功夫茶,品茶聊天,談盡江湖事。朱醫生久居贛北,也應當到處走走,尤其是寒生,多一些江湖曆練,對他十分有益。”吳道明侃侃而談。

朱醫生點點頭,心中猜測着這位吳大師此行的本意。

“此地地處黃山一脈,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朱醫生可聞‘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我看此地有形止氣蓄、化生萬物、土随龍起之勢,朱醫生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吳道明說道。

“我是一個普通鄉村醫生,對這些風水之類的東西不明白,況且在我們這裡,風水術始終是一種迷信。”朱醫生應對着。

吳道明笑笑,又喝了口茶,正欲開口,瞥見頭上包纏着布條的蘭兒,不由得一愣,略微思索,心下即已明了,口中故意問道:“咦,這小姑娘怎麼把頭都包起來了?”

朱醫生隻得據實相告:“她得了怪病,以緻相貌異變,現正在治療之中。”

“我敢說,這丫頭原本是一個相貌端莊美麗的姑娘。”吳道明意味深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