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4頁)

黛玉沒想到第一個提的會是自己,定定心走兩步上前行禮:“回太後的話,臣妾正是常在安氏。如今月份尚淺,剛滿一個月。”

“嗯,模樣長得不錯,确實是個溫柔可人如玉一般的美人。”太後到底還是個疼孩子的人:“竹息,去把我那支赤金如意和合簪找出來,賜給玉常在。”

“太後恩澤,臣妾愧不敢當。”

太後伸手拉起了黛玉,從竹息手裡接過金簪,插在了黛玉的髻上:“你肚子裡的,雖然不是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可歡常在……不提也罷,哀家可盼着你給哀家生一個健康活潑的小皇孫。這支赤金如意和合簪是當初哀家懷着十四阿哥的時候,孝懿仁皇後賜給哀家的。如今賜給你,你可不要辜負了它。”

聽着和十四貝子有關,黛玉心中不由得一凜,卻不敢在面上顯露,順着太後的手簪上這根钗,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臣妾謝太後賞賜,希望臣妾也能有這樣的好福氣,誕下一位健康的皇子,在太後娘娘面前承歡膝下。”

眉莊走上前來:“太後,玉常在能夠保住這個孩子,已經是她福澤深厚了。我們三人來之前,去看過歡常在。可憐她小小的年紀最是活潑愛動的時候,如今卻不得不躺在床上安養,人都瘦了一圈,真是可憐啊。”

“沈貴人,前些日子你送來的佛經,哀家看了,寫得很好。哀家年紀大了,眼睛也花了,很多時候看東西看不清,但是幸好耳朵還好使。你抄的佛經,哀家很喜歡,下次把字寫得再大點,就更好了。禮佛之人要靜心,一會讓竹息給你找一盒上好的檀香,不僅抄經的時候,平時心情郁結急躁時點上一支,也是再好不過的了。”

“臣妾受教了,謹遵太後教誨。”

“莞貴人,上前來,給哀家瞧瞧。”

“請太後再受臣妾大禮,祝太後身體安泰,福壽綿長。”

這次太後并沒有很快叫起,隻是追着眼睛,盯着甄嬛看。黛玉在一旁瞧着,總覺得太後望向甄嬛的目光有些奇怪,似乎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裡頭。

“起來吧,是個好孩子。”太後沒有多說什麼,“後宮嫔妃以養德為上,沒什麼事你們就回去吧。”

眉莊還欲再說什麼,卻感覺到背後一陣拉力。她有些疑惑地轉頭,原來是黛玉拽住了她的衣角,鎖着眉頭面色冷凝對她搖了搖頭。

眉莊心知自己的從小在家中就是以宮嫔為培養目标,端莊大方知性有禮這方面是一等一的好,但是若是說到機敏聰慧冷靜自持這塊卻遠遠比不上兩位妹妹。

如今黛玉既然阻止她再說話,必然是有她的道理。更何況今日前來面見太後本就有些唐突,如今自己是萬不可出錯了。

“是,臣妾謹遵太後教誨。今日冒失叨擾,還望太後恕罪。”

“你們還年輕,自然是還要好好曆練一番。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你們早點回去吧。”

太後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三個出去。

“是,請太後好生休息,臣妾等告退了。”

黛玉三人齊聲應道,然後行了禮,各自離開。

等出了壽康宮的宮門,眉莊立刻問:“玉妹妹,你剛才幹嘛拉住我?我們今天來這裡,到底是為了什麼?餘氏不死,夜長夢多,咱們想辦的事情都還沒辦成呢。”

“太後年歲大了,心思自然是細膩得很。”黛玉歎了一口氣:“可我也看出來了,太後和皇上一樣,都是說話拐彎抹角,顧左右而言他的。眉姐姐,你也不細想想,太後和你說的那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還能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人老了還要精心禮佛什麼……”眉莊原本氣沖沖地走着,突然停下腳步捂住了嘴,“你是說……”

“太後是在說,她沒出面不代表她不知道這件事情。而我們今日這樣過來,是過于急躁,失了分寸了。”甄嬛歎了口氣,慢悠悠地說道。“玉妹妹還好說,有着身孕不宜用香料。隻怕不一會兒,這檀香就要送到我和眉姐姐的宮中去了。”

坐上軟轎,因着壽康宮距離鹹福宮比較近,三人便起駕,往眉莊的存菊堂方向去了。初夏天氣,陽光明媚得好似西域風情萬種的美人,火辣辣的妩媚動人,直往人身上每一個毛孔裡鑽。黛玉曬着太陽,在轎子上一搖晃,倒有了幾分困意。

“停轎。”眉莊的聲音傳來,黛玉擡眸,原來是遇到了一個她們許久未見的人。

“見過博爾濟吉特貴人。”黛玉下轎行禮,面前這位也是抱病了許久的博爾濟吉特貴人。她并不像漢軍旗滿軍旗的嫔妃一樣把頭發全部绾起梳成燕尾,留着部分在側邊編了幾個細細的小辮,保留了一些蒙古女子獨有的風情。

上次她的腹痛原以為隻是吃壞了東西,太醫當時也并未診出什麼特别的病症來,就隻開了副溫補活血的藥方。不料一副藥下去,博爾濟吉特貴人半夜時分竟然慘痛異常,下身流血不止,面色蒼白昏迷了過去。

院判章彌深夜被傳召,仔細診斷後不想竟是小産。孕婦本就碰不得活血之物,這一副藥下去直接把孩子給打了下來。之前誤診的太醫直接被革職查辦,博爾濟吉特貴人也因此在鐘粹宮躺了好幾個月。

眉莊和甄嬛也下了轎子,和博爾濟吉特貴人見了平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