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10頁)

“說真的,哀家哪裡光是為了那個人。就算是有當初青梅竹馬的情分在,哀家也首先是皇帝的生母,是大清的太後,是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然後才是他的青梅竹馬烏雅成璧。哀家也是不希望皇帝被後人譴責,落得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名聲。年羹堯的事情還沒處理幹淨,又才發落了老九,隆科多要是也這麼快落馬,這天下的書生們還不知道要怎麼口誅筆伐。”

“太後心裡到底還是記挂着皇上。”

太後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知道她身上那明黃色的寝衣底下是怎樣縱橫交錯的紋路,讓她既開心又痛苦。六個孩子,她自入宮以來,足足給先帝生了六個孩子。可到現在,也隻剩下了皇帝和老十四。

“說到底,也是從自己肚子裡爬出來的。皇帝是哀家生的第一個孩子,雖然不是哀家親自養大的,可到底也有着這不可分割的血脈關系在,又怎麼能不心疼?當年哀家地位低下,不得已把皇帝交給了孝懿仁皇後撫養。隆科多大人是孝懿仁皇後的親弟弟,也是皇帝名義上的舅舅。隻要哀家現在病着,皇帝顧及孝道,就不能對他出手——這也算是哀家情至意盡了。若是他還不懂收斂,那哀家為了皇帝,也必容不了他!”

“真希望皇上可以理解太後您的良苦用心。”

“罷了,這事兒還是不要讓皇帝知道的好。哀家和皇帝之間,始終都隔着老十四,這是跨不過去的檻兒了,隻希望皇帝不要記恨哀家就好。”

“不過話說回來,奴婢不明白,您為何要牽扯上惠貴人?”

“有時候哀家也想,都是哀家親手培養出來的孩子,怎麼性格差異會那麼大?純元太心軟,宜修太心狠。你看看這次莞嫔牽扯出來的這些子事兒,這哪樁哪件真的是意外?”

“此事太後已經有了決斷,奴婢也不需要再多加置喙了。”

“說起來弘曆這孩子也是有心,不說今日送來的這蜜餞,那日他來便提醒了哀家,那種情況下,哪有人想要前後晃保持平衡的?必然是往左右,企圖抓住什麼。如果真的是玉貴人推了莞嫔下去,玉貴人自己必然也要摔下去。可見着碧答應,從頭到尾就在說謊。可惜哀家沒有什麼實質性證據,好在她自己聽話降位禁足,也免得哀家費心思。雖然皇後不承認,可這背後沒有她推波助瀾,哀家也是不信的。若是皇上子嗣如先帝爺一般,她身為皇後為了鞏固地位,動點手腳,哀家也就不說什麼了。可你看看,這後宮現在還有幾個孩子?”

太後越說越氣,突覺頭暈目眩,暈了過去。

太後此番病重,昏迷不醒,忙召後宮嫔妃們侍疾。沈眉莊自不必說,凡是沒有有孕或者有幼子要照顧的嫔妃們,皆得排了班次前來侍疾。

照理來說,熠然和弘曜現在都不足一歲,黛玉本也不用來侍疾病。不過她心中也知,就眉莊的性子,經曆了此番謠言一事,必然是要日日在太後面前盡心的。而如今皇後稱病,宮中事務又繁雜。若是往日太後沒有生病,留下一些在太後身邊處理也是無妨。現下太後病了,若這樣做必然會擾了太後靜養。

于是黛玉便帶上了弘曜和熠然,并新繡好的兩件小肚兜,到了敬妃這裡。

“妹妹可有好幾日沒來了,憶歡可想念得緊呢。”見着黛玉,敬妃忙起身歡迎。敬妃雖然早在妃位,可她不喜金飾,内務府便多制了各類玉簪孝敬她。今日鬓邊一支玉簪雖然未經細細雕琢,可水頭極好,瑩潤生光,再配上一身繡了蝴蝶紋樣的粉藍色衣裙,倒顯得比平時年輕了幾分。這身裝扮也終讓人想起,其實她也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比年世蘭還要小上兩歲。

黛玉笑着福了福:“姐姐今兒打扮得倒是嬌俏,這粉藍色平日倒沒見姐姐穿過,看起來也就比我大上一兩歲的模樣。姐姐素日裡的那些衣服不是青白就是銀白色,哪有這粉藍色上身好看?咱們憶歡看着這麼年輕漂亮的額娘,心中也定然歡喜。”

敬妃笑着讓下人們收拾好地毯,把位置空出來。現在弘曜和熠然都已經九個月了,已經學會了晃晃悠悠地爬行。乳母們便總是把地毯清幹淨,用撥浪鼓或者七巧闆逗引兩個孩子爬行。憶歡年紀小些,自然還沒有學會,不過她有樣學樣,在地毯上蛄蛹的認真模樣也着實有趣得緊。

“不怕妹妹笑話,其實姐姐也喜歡這類顔色。隻是年歲漸長,一個個新人入宮,又身在妃位,穿些銀白色到底更壓得住一些。不過是那日内務府送了新的料子來,憶歡瞧見了,抓着這匹緞子就不松手。奶娘說,小孩子大多喜歡鮮豔些的顔色,多看看也對眼睛的發育好。故而姐姐便留下了,還讓内務府制成了新衣,今日也是第一次上身呢。”

“這話我母親之前也和妹妹說過,所以妹妹現在滿屋子都是紅紅綠綠的。一開始也覺得豔俗,時間長了也覺得習慣了。都說大俗即大雅,立與俗世之中,何必拘泥呢?”

“妹妹這話雅緻得很,姐姐少不得得找了筆墨好好記下,将來教導憶歡可用得上呢!”

黛玉看着敬妃興緻勃勃逗弄憶歡的模樣,忙起身找理由避了開去,用手絹偷偷抹了下眼角。

從前淳兒可不是最喜歡粉藍色的嗎?尤其那件粉藍色滾鵝黃邊的馬甲,她着實喜歡得緊。如今憶歡雖未能跟随她親生額娘身邊長大,卻也一脈相承似的喜歡了這粉藍色。可見母子緣分,血濃于水,實在是難以割舍的。不過她也不便在敬妃面前多提淳兒,雖說斯人已逝,敬妃也是個大度的性子,可也沒必要再招惹别人傷感了。

“我最近閑來無事,做了些繡活,也給憶歡做了件肚兜。小孩子長得快,妹妹特意多放寬了些餘量,估計再長大些也是能穿的。”黛玉把繡好的肚兜捧到敬妃面前,敬妃看了眼黛玉,眼睛笑眯眯地卻沒有立即接過。

“妹妹可不是個善于隐藏心思的人,今日過來,這臉上就寫滿了心事,想必是有事要和姐姐說。咱們姐妹熟稔,妹妹不妨有話直說,姐姐若是能幫得上忙的也定然不會推辭。”

聽到敬妃這麼說,黛玉微微紅了臉。算起來自己進宮也有些年月了,卻還沒太會隐藏心事那一套,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她伸手捂住自己略有些發燙的臉頰:“妹妹無能,贻笑大方了。”

“這是妹妹赤子心腸,在這深宮之中倒是最為難能可貴的了,姐姐也是因此喜歡和妹妹相處。”

“既然姐姐開門見山,妹妹便也不拐彎抹角了。如今太後病重,眉姐姐分身乏術,她又不願意假手于人,妹妹便想着去幫襯一二。可妹妹若去了,這一雙兒女也不能沒人照拂。不知姐姐可否願意,隔個兩三日便幫妹妹照顧他們一日?這樣妹妹前去太後那裡,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

聽到這兒,敬妃接過了那條小肚兜:“妹妹是個妙人兒,卻也太謹慎了些。姐姐原本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原來隻是這些微末小事。咱們姐妹,何必這麼見外?妹妹有孝心,姐姐自然幫你。你和惠貴人商量好,要去太後那裡就提前讓下人來和我打聲招呼,姐姐這兒自然會安排好。”

“既如此,便辛苦姐姐了。”

“一個孩子是帶,三個孩子也是一樣的。左不過有下人和乳母在,又哪裡能費多少心思。”敬妃拍了拍黛玉的膝頭,又看着面前的肚兜,“倒是妹妹這繡工精妙絕倫,必然是花了大心思的,姐姐就先替憶歡謝過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