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7頁)

眉莊輕撫着黛玉的後背幫她理順呼吸,端了紅棗茶來給她漱口,又用帕子細心揩去了黛玉嘴角的水漬,才點點頭輕輕“嗯”了一聲:“我本以為是我變了,不料她倒變得更多。縱使浣碧使用那罂粟香亂了她的心智,但是錯就是錯,再怎麼也無法彌補。”

黛玉一把抓住了眉莊的手,似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抓得眉莊的手生疼。她語氣中帶着沉重的哀恸:“姐姐……妹妹有一事相求。”

“你放心,我知道你所求何事。”眉莊就這麼生生受下了這疼痛。說實話,熠然雖然不是她所生,但是基本也是日日在跟前養着看着一起長大的。看着這活潑可愛的小生命就這麼夭折,眉莊心裡的痛苦也不比黛玉少多少。

“不論如何,我會努力還你一個事實的真相。”

“吱呀”一聲,甄嬛擡起頭,她看着被推開的木門,面上是淡淡的笑意:“眉姐姐和玉妹妹來了,坐吧。”說着話兒,她便慢慢起了身,倒上了兩杯茶:“兩位自便吧,下人大多被我打發走了,暫時就隻有這些茶水了。招呼不周之處,還請兩位見諒。”

黛玉看了看面前的那杯茶,熱氣都已經不多了,想來是已經涼了一段時間。若不是這屋子裡還攏着炭盆,隻怕早就變成涼水了。

“你雖已打定主意離宮,讓皇上廢了一應的封号和位份。可畢竟剛生産完,還是難産又遇上了大出血,好歹也該養養身子出了月再說離宮的事兒。如今不過半個月,此時貿然離宮,這身子又如何吃得消。”許是因為自己生育過,面對這剛生完孩子的甄嬛,黛玉一時間也不免動了恻隐之心。

“兩位今日專程前來,想來主要也不是為了關心我身子的。昔日的姐妹走到如今的地步,也都是怪我識人不清錯信了旁人。”甄嬛的笑容裡終究是摻雜了苦澀,“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午後便會有人把我送到甘露寺去。經此一番,我也是終究明白了何為情字誤人。不過眉姐姐和玉妹妹清醒如此,想來以後也不會行差踏錯走上我的老路。”

眉莊和黛玉互相對視了一眼,在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幾分唏噓,卻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麼。

眉莊是因為家裡自小的教育,更何況早早就認清了胤禛涼薄的現實,按捺住了這一早萌動的少女春心。而黛玉自不必說,曆經一世又走過一趟太虛幻境,自是更不願意動情。這曾經的姐妹三人,隻有甄嬛自小在夫妻恩愛的環境裡長大,内心也一直乞求着一位一心人,才會就此落入窠臼、遍體鱗傷。

眉莊淺呷了一口這溫熱的碧螺春:“浣碧如今被封為貴人,昨日已經啟程被送回了紫禁城,槿汐也跟着一起去了太妃那裡伺候八阿哥。如今你身邊并無别人,莫非是打定了主意要一個人去那甘露寺嗎?”

甄嬛點點頭,目光飄搖着沒有焦點:“孑然一身,方可無牽無挂。”

“前頭舒太妃出宮之時,身邊都還是帶了個婢女。你從小養尊處優,若是去了那佛寺,事事親力親為,你這還未出月的身子又如何使得?”

“難得玉妹妹還會關心我。”甄嬛放下了手裡的平金手爐,從床頭櫃裡摸出來了一封信,放到了黛玉的手中。“我已經問過了浣碧,可她……很多時候隻一心顧着自己,很多事情都沒有想過前因後果,知道的東西也确實不多。這是她所知道的一些事兒,都寫在上面了。皇後向來最懂得借刀殺人,能寫在這裡面的也隻多是祺嫔瓜爾佳氏沾染的一些龌龊事情。包括此次想要向我下藥,背後也少不了祺嫔的手筆。隻可惜我甄家敗落,現在在前朝毫無助力,無法着手去查她家族犯下的罪行。若是妹妹以後與祺嫔和皇後對上,希望此信可助妹妹一臂之力。”

黛玉接過這封信,不小心碰到了甄嬛的手指,觸手之處一片冰涼。可方才甄嬛還抱着手爐,可見她現在的身子确實被這兩年的遭遇摧殘得不成樣子。還未待她接話,甄嬛卻又開了口:

“我知道妹妹最在意的是明煦公主的夭折。當初我是鬼迷了心竅,一心認為是妹妹害我跌下樓梯失了孩子。見着妹妹歡歡喜喜地要給兩個孩子過周歲,便想滅一滅妹妹的氣焰。是我聽信了别人的唆使,讓人給熠然下了一點木薯粉。可我本意并非要傷了熠然的性命,隻是想讓她腸胃不适病一下,隻稍稍病一下……可是若不是因為這病,妹妹也不會把明煦單獨留在曲院風荷,更不會給了别人可趁之機。”淚水從甄嬛的面上滾落,她起身蹒跚地走到黛玉面前跪了下來,“終究是我對你不住,對明煦不住,此生不求能得妹妹的諒解,這一跪也隻是求自己的心安。後面去了甘露寺,我會真心實意為妹妹和幾個孩子祈福,祝禱你們長樂未央,然後……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黛玉和眉莊早已從海芋那裡知道,甄嬛在此事之中做了些什麼。可惜的是海芋也沒有打聽清楚,除了甄嬛,這件事情到底後面都還有哪些人。今日前來這一遭,甄嬛的話也确實印證了海芋的話沒錯。

看着跪在地上的甄嬛,黛玉心裡五味雜陳。其實說到底,甄嬛離宮這件事也少不了她自己的推波助瀾。不然就照當時的情況,若是胤禛強行不放人走或者是拿捏住了浣碧和甄遠道,甄嬛還真不一定會下定這個決心。畢竟就浣碧的能力,如果不遠離争端到太妃身邊過日子,失去性命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姐姐,起來吧,誤會既然解開了就不必再提了。”黛玉伸手虛扶了一把甄嬛,遞給了她一個包袱。“這是我和眉姐姐給你準備的東西。就算是皇家佛寺,可也少不了人情世故。裡面是一些紅糖、日常的藥丸、還有一些碎銀子。你這月子沒坐完,還是要喝些紅糖保養身子。”

“謝……謝謝眉姐姐和玉妹妹。”甄嬛擦了擦眼淚,重新在榻上坐好,心知黛玉這麼說隻是接受了她的道歉,卻沒有原諒她。她自嘲地一笑,“是啊,不必再提了,再多提起也沒有什麼意思。這世間的恩恩怨怨,豈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呢?浣碧……她是個糊塗人,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我也不奢求兩位以後在宮中能夠稍微照拂她一二,隻望能看着她莫要讓她又親近了皇後她們。不過我細細問過了她,對明煦公主下手似乎不是皇後做的主。皇後素來争強好勝,想要培育一位皇子,對公主卻是無所謂的。由此可見,這宮裡面還藏了尊我們不知道的大佛。言盡于此,以後,隻有兩位在這深宮之中守望相助了。”

“我和玉妹妹留在宮裡,自會如你所說一般,守望相助。隻是獨木難支,你若孤身去了那甘露寺,又得誰照應,如何周全呢?”

甄嬛搖了搖頭,低下頭摸着黛玉剛送給她的包袱,心中悲切:“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今流朱死了,浣碧留在了太妃身邊,父母玉娆都遠在甯古塔。此生我沒什麼其他指望,隻希望我們一家人天各一方也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便再别無所求了。”

“方才你給了我一封信,現在我便還你一封信。”黛玉莞爾,從袖口裡掏出一封書信來,遞給了甄嬛,“這是果郡王讓寶郡王遞進來的信,他說你看到後一定會歡喜的很。”

甄嬛有些疑惑地接過書信,拆封前她又多看了黛玉一眼。直到黛玉微笑着對她點頭,她才認真看起了書信。随着她一行一行地看過去,臉上不自覺洋溢出了驚喜的笑容:“流朱,是流朱,她竟然還活着,現下正在果郡王的清涼台!”

這份喜悅像是湖邊生的一顆青杏,生長得茁壯而熱烈,對開花結果有着無邊無際的執著和激情。哪怕這其中帶了令人咋舌的酸澀,也阻擋不了它對這欣欣向榮的旖旎心思。

“是,這信是前幾日寶郡王來探我時帶過來的。想來是他那邊已經知道了你要出宮修行的消息,便匆忙尋了流朱寫了這封信進來。據說,是阿晉在亂葬崗附近遇到了還未斷氣的流朱姑娘,把她背了回去請醫問藥照顧了許多天,方才撿回了這一條命。還說之前因着姑娘身上一直餘毒未清不得下地,且你又被禁足便沒有向宮内遞消息。至于其他相關的具體細節,我們就不清楚了。不過你此次出宮,相信自會有機會再和流朱相見,便讓流朱一一說與你聽就是了。”

甄嬛眼含熱淚,把這封信捧在心口上,連着說了一連串的謝謝,一直說到哽咽都不願意停下來。于她來說,或許這是這段時間以來最溫暖的的事情了,也讓她對出宮以後的生活也有了些小小的希望。

看着甄嬛眼中重新燃起光點,再不是那雨打浮萍暗淡無光的模樣,眉莊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氣。她原本還想前去求了太後,讓太後看在八阿哥的面子上幫着照拂甄嬛一二。可她也心知,若是甄嬛無意好好生活,便是求了太後也沒有用。再說現在皇上還在氣頭上,與太後之間也有隔閡,若是為此而讓皇上惱了太後,她可就難辭其咎了。好在弘曆不日就傳來了流朱身處在清涼台之上的好消息,她相信依着流朱的性子,必然也會好好照顧甄嬛。待過一段時間,皇上消消氣,看能否再去求求太後吧。

“咚咚咚”,卻是小允子在外面敲起了門。聽得内裡甄嬛應了,他推門走了進來:“娘子,外面打發人來說,車已經備下了。小主若是準備好了,随時可以出發。咱們距離甘露寺還有一段時間的距離,今兒起了風天氣不好,馬車怕是走得也要慢些,若是走得晚了恐怕會耽誤事兒。”

内裡坐着的幾人互相對望了一眼,心知道别的時刻也就是現在了,以後是否還能見面都成了未知數。

甄嬛起身正了正頭上用來固定發髻的烏木簪子,又拍了拍身上銀白配玄色的杏花漢裝,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杏花樹,不知道是在對自己還是對誰喃喃說道:“當年杏花微雨,是我一首《杏花天影》将你引了來。後來你把我放在這杏花春館,賜下的衣衫也多繡杏花,卻從未問過我是否真心喜愛杏花。其實我一直想說,杏花不似桃花豔麗,又不似寒梅清冷,格外溫潤和婉。可杏花雖美,結出的果子極酸,杏仁更是苦澀。若做人做事皆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又有何意義?倒不如像松柏,終年青翠,無花無果也就罷了。隻可惜,我和你之間,終究是如這杏樹杏花一般,開頭有多美好,結局就有多苦澀。或許在你心中,喜歡杏花的一直都是她,所以至于我喜不喜歡對你來說也并不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