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4頁)

“可而今,大明朝盛興程朱理學思想,現有的文官集體已經将此思想,轉化為一種極端思想,比如文官集體将‘人欲’擴大化,讓正常人的需求,譬如‘改嫁’、‘經商’污名化。”

“我朝《大明律》就規定‘寡婦守節’可免稅,導緻強迫殉節成風;商人更是被斥為‘逐利小人’,使得我大明朝的财政經濟根本得不到相應發展。”

“文官們更是道德虛僞,堪稱雙标,他們表面上,士大夫高喊‘滅人欲’,實際則為官員大肆斂财,文人狎妓成風卻批判女性‘失節’”

“他們人性壓抑,進行反人道實踐,對女性:‘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程頤之語,就導緻無數寡婦被迫自殺,卻無人譴責逼死她們的宗族;對平民,更是欲讓農民‘安于貧賤’被美化,實際是掩蓋土地兼并的殘酷,我洪武朝二十五年來,已經成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的狀況!”

朱允熥始終看不慣現如今流行的程朱理學。

這麼說吧。

朱熹等人當初提出、完善這程朱理學的時候,本意根本不是這樣的。

可随着時代的發展。

現如今,大明朝的文官們利用程朱理學,成了他們土地兼并、肆意斂财、标榜道德、獲得利益權勢、穩固階層的工具!

程朱理學在他們的手上,已經形成了毒害!

文官集團借助新的極端程朱理學,徹底的混淆了‘需求’與‘欲望’,比如他們将合理的經濟改善,如追求更好衣食等同于‘人欲’,阻礙時代進步,更是扼殺個體價值,用集體倫理徹底否定個人意志,成為封建洗腦的經典話術。

他們還為專制背書,鼓動君主自稱‘天理化身’,甚至讓皇爺爺朱元璋删《孟子》民本思想,異議者即‘人欲橫流’。

‘存天理滅人欲’,在文官集體的操控下,已經成了這個時代的精神枷鎖!

文官們利用他,通過自我閹割維持等級秩序。

“沒想到,殿下對于程朱理學,有此等見解。”

“可惜,程朱理學盛興,已是大勢。”

陳南賓歎了口氣道。

還是有聰明人,能看出來程朱理學的危害的。

但這又能如何?

誰都改變不了這一切,因為現如今的程朱理學對于整個文官集體而言,都是好事,他們能借此獲得更豐厚的利益,那麼就算有人能看出來這危害,也不會說出來,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随波逐流。

就算有人敢言談程朱理學的危害,又能如何?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根本無法撼動現如今整個文官集體!

“程朱理學盛興确實是大勢,但并不意味着其能永遠盛興。”

“你覺得,擡高荀學的地位,如何?”

朱允熥看向陳南賓。

聞言,陳南賓神色一滞。

荀學,也就是荀子所創立、奠定的儒學思想。

儒家思想,并非是隻有一種的,其中包含着各個流派,有着最原始的孔子之儒、孟子之儒,後世又誕生了荀子之儒、子張之儒、顔氏之儒、漆雕氏之儒、董仲舒之儒學等等。

目前大明朝流行的是儒家程朱理學思想,但這并不代表着其他的儒學思想就徹底消失了,隻能說它們顯得落魄了,但它們依舊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