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明朝流行的是儒家程朱理學思想,但這并不代表着其他的儒學思想就徹底消失了,隻能說它們顯得落魄了,但它們依舊還存在。
擡高荀學的地位?
這
“殿下,莫不是想發展屬于自己的力量?”
朱允熥點了點頭。
“雖然擁戴我的是武将集體,可這大明朝不可能沒有文官,文官集體依舊是很重要的。”
“可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是文官大族,呂家族人在宋、元、明三朝為官,力量渾厚,已經擁戴朱允炆的文官們,是不會轉來擁戴我的。”
“所以,我準備發展屬于我自己的文官力量,然後打擊朱允炆的文官力量,完成大明朝的文官換代,甚至世家大族換代。”
“擡高荀學地位,壓制程朱理學的地位,就是我接下來最重要的動作之一。”
這是朱允熥對付朱允炆的核心手段。
目前看來,這是最穩妥,最有效的,别看他現在處處壓制朱允炆,可朱允炆背後的文官集團力量實在是太渾厚了,朱允炆不是那麼輕易能夠擊垮的。
所以,打造屬于自己的文臣班子,很重要。
那麼,擡高荀學,打壓程朱理學思想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因為,程朱理學思想,确實對于大明朝而言,有着很大的壞處。
朱允熥思索了良久,覺得目前唯獨荀學,最适合應用在大明朝了。
他看向陳南賓,然後言道:
“程朱理學能流行于大明朝,也是有着皇爺爺的原因的,畢竟程朱理學很符合皇爺爺的治國理念。”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儒學思想,就很難拿出來使用了。”
“也唯有荀學可以。”
”若要在不觸怒皇爺爺的前提下,發展一種能夠對抗程朱理學的儒學,必須同時滿足政治正确性、實用性、文華兼容性這三點。”
“政治正确性,需要符合皇爺爺強化皇權、鞏固統治的核心需求;實用性要能解決洪武朝的現實問題,比如邊疆安全、财政稅收;文化兼容性方面,需要不與儒家傳統徹底割裂,避免讓人認為‘異端’,符合這些條件的替代思想體系,隻有‘法儒合流’的經世實學,也就是以法家手段包裝儒家倫理,強調‘外儒内法’的實用主義,那麼唯有荀學适合擡高地位,适合使用于我大明朝,适合用來對付程朱理學思想。”
諸多儒家思想體系中,朱允熥覺得荀學最合适了。
同時他心中,已經制定了具體的計劃。
荀學想要在大明朝發展起來,需要進行思想内核設計,理論根基制定為荀學複興,主要策略就是重新擡出荀子‘性惡論’,其對比朱熹的‘性即理’,主張‘人性本惡,需以禮法約束’,這樣的話,既保留儒家框架,又為嚴刑峻法提供依據。
荀學本就強調‘隆禮重法’,這樣就可以把皇爺爺朱元璋的《大明律》神化為‘當代周禮’。
而皇爺爺也是能接受的。
荀子本就屬儒家正統,且其學生韓非是法家鼻祖,可無縫銜接洪武朝的酷吏政治。
核心口号,就選擇為‘通經緻用,王霸雜之’,既讀經典,又學律法;既行仁政,又用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