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店家立刻準備飯菜,至少五六十個人的量那種。
店家感到驚訝,臉上立刻浮現出笑容來,今日來貴客了。
朱允熥坐在酒樓二層的天台上。
這個時代,酒樓也是存在着天台的,同時也有了相應的防雨方法。
坐在天台一側的桌案前,朱允熥望着下方的人流,這裡位于秦淮河畔,大明朝立國二十五年,南京城漸漸成為了人文、政治、經濟的中心,每日來往的人很多。
士子、學生、貴族、百姓等等,他們穿梭于南京城的各個地方,讓這裡充滿着生氣。
秦淮河畔,也很是熱鬧。
他特意選擇了這個酒樓,也是有原因的。
這酒樓是有一定來頭的。
其主人就是徐增壽,已故魏國公徐達的第三子,現如今擔任前軍都督府佥事,朔方酒樓的名字也有着一定的來曆,朔方取自徐達北伐時收複的河套朔方故地,寓意北疆永靖,胡塵不犯。
洪武五年,徐達曾在此大破北元王保保,此戰奠定明朝北疆十年安甯,故徐增壽以朔方為名,紀念其父功業。
雖然魏國公徐達已經故去了。
但武将一系仍然是站在自己身後的。
不過,其實有些事情也不絕對,畢竟魏國公徐達的女兒徐妙雲就嫁給了燕王朱棣,這導緻徐輝祖、徐增壽等人站在燕王朱棣這一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也沒考慮那麼多,而今京城内的諸多酒樓,背後都由文官大族掌控,去那些地方,反倒是不如這裡自在逍遙。
大約半個時辰。
陳南賓帶着那些已經‘煥然一新’的落魄文人們來到了這朔方酒樓,能看出門來他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還洗了洗臉和頭,不像之前蓬頭污面,邋裡邋遢了。
朱允熥招呼他們,直接前來這二層的天台,此時店家早已經把一張張桌案擺放好了,衆人随之安坐。
不一會,菜肴就被端了上來。
有菜有肉,有飯有湯。
這對于他們而言,可謂是大餐了,一個個沒有顧及自己的形象,直接大吃特吃起來。
朱允熥本來想着,是否給他們安排一些酒的,但想了想算了,以免有人喝多了,再生出來事端。
他之所以如此善待這群人,是為了給自己發展力量的,而不是來給自己找麻煩的。
等到衆人吃吃喝喝的差不多了,朱允熥令店家收拾了一些,又讓店家去泡茶,随即這才看向他們,緩聲道:
“諸位,對于荀學取代我大明朝現如今主流的程朱理學思想,有何看法?”
文人們立刻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吱聲。
朱允熥見到這一幕,不禁皺了皺眉頭,難道說他今日這些錢白花了,這群家夥全部都是飯桶?
而就在這時。
一個很明顯氣度不凡的人,拱了拱手,對着朱允熥道:
“殿下,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