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1頁)

桑田占比超過四成的地區,更是出現了‘蠶桑失業則舉家無食’的現象,大約洪武二十年的時候,太湖流域霜凍導緻桑葉絕收,直接引發織戶暴動。

同時也使得豪強土地兼并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當地官吏采用‘詭寄’‘飛灑’等手段逃稅,松江府出現甚至出現‘一田三主’的荒誕怪象,田底權、田面權、永佃權分離。

“江南地區改稻為桑,如此多的問題,難以解決,而現在朱允熥貴為吳王,他理應有責任解決這些事情啊。”

黃子澄露出笑容來,齊泰也随即哈哈大笑道:

“這個方法,确實不錯。”

“若是朱允熥不解決的話,那他擔任這個吳王有何道理,豈不是無能?這既讓陛下失望,又讓文武百官覺得不妥,很有可能他的吳王之位就要被罷黜了,那這樣對于朱允熥的政治威望将是一個重重的打擊。”

“而若朱允熥去解決的話,那勢必要前往江南地區親自解決,這樣的話他就順理成章的離開了京城這個政治中心了。”

“而解決這個問題,豈是一日兩日就能完事的?至少三兩年,到那個時候京城内恐怕殿下已經被冊立為皇太孫了,到那個時候朱允熥就隻能在當地擔任藩王了。”

“更不用說,朱允熥還未必有方法解決。”

兩人對視一笑。

他們這個方法,可謂是一個陽謀,不管朱允熥如何做,都會陷入到他們的圈套中,不管最終如何,他們都是獲益的一方。

其實這也是借鑒了唐朝初期,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太子争奪之戰中,李建成的方法,當時李建成就準備讓李世民離開京城的,不過當時李淵并沒有允許。

而現在,大明朝的情況和那一次可不同,朱允熥現在是正了八經的吳王,去解決這些事情理所應當,你不去解決,你當什麼吳王?

“就這麼辦吧,殿下,我們去聯系聯系一些官員,明日朝會上就提一下這件事情。”

黃子澄和齊泰,本身并不認識很多朝廷中的重臣,畢竟能上早朝的至少也是正五品的官員,而他們根本沒有這個資格,不過得益于他們是二皇孫朱允炆的老師的關系,這導緻他們站在了朱允炆的陣營中,也因此和朱允炆背後的政治資源産生了聯系。

太子妃呂氏所出身的家族,宋元明三朝為官,在朝廷中的政治能量太過渾厚了,他們隻需要出面提一提這件事情,自然會有人出手的,也不用殿下親自去了。

“哦,對了,殿下,我們近日發現了一位才能不凡的學子,不如給殿下引薦一番?”

黃子澄忽然想起來了一件事情。

眼下。

就他們兩人能在這宮内給朱允炆出謀劃策,說實話力量并不算是充足。

這也勢必需要增加一些人手。

因為,遲早會有他們也無法解決的問題的,群策群力這個道理誰都懂,畢竟人多力量大嘛,朱允熥被封為吳王已經有資格開始征召人手了,他們這邊自然也不能落後?

“哦?不知是何人?”朱允炆好奇道。

能多一個人來幫他,自然是好事。

“哈哈,此人名叫方孝孺,其師乃是大儒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