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也别太灰心。”
“不要因為我短暫的批評了你,就對自己喪失信心。”
“不過當然了,後續我該批評你還是要批評你的,這也是咱為數不多的樂趣嘛。”
朱标幽怨的看了一眼父皇,什麼叫後面該批評還得批評?
所以平日裡就是遷怒于他、拿他開涮的呗。
面對着兒子幽怨的眼神,朱元璋哈哈大笑,“行了,别這個眼神看着咱!”
“不過說實在的,歸根結底還是咱對于儒家太過放心了。”
“流傳了千年的東西無形之間也深入五髒六腑了,完全沒想到儒家竟有這般危害!”
“果然啊,這世間并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餘先生在點醒我們的同時,也算是給咱敲響了警鐘。”
朱标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父皇說的是極,兒臣明白了。”
“明白就好。總之你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你想想,連接觸儒家沒多久的鞑子都學費了好幾個呢,更不用說是你了。”
“你現在沒成個老頑固,就說明咱朱家的這根苗那是相當好的。”
朱标無奈失笑,他父皇這說到興頭上,不管啥事兒都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的習慣,當真是令人無奈啊。
幾分憂愁也莫名被打消了。
朱标收起了心中郁意,耐心等待着隔壁餘先生和四弟的對話。
又過了些許時候,那邊終于是傳來了動靜。
朱棣大歎一口氣,“餘先生,您還真是給學生出了一個大難題,想要均衡資源,這也太難搞了!”
“尤其是知識的均衡,更是難上加難!畢竟錢财之類的還能從那些土豪身上搜刮,割上幾層肉。”
“總的來說也有可分配的地方,但是知識要怎麼分呀?難不成要把那些文人的腦瓜子刮下來勻一勻,分給平民百姓?”
“這東西搶也搶不了,也沒辦法硬學!”
“就像是我,我平日裡被人逼着學各種儒家之道,四書五經,倒是不擔心沒得學,就純粹是不愛學。”
“不知道氣跑了多少大儒!就連我爹還時不時拎着個皮鞭在我旁邊督促呢。但學不進去就是學不進去!”
“讓我看點兵書雜書還行,一旦看那些知乎者也酸不拉幾的書,還不如揍我一頓呢。”
其實朱棣所言的和朱标所說的解題思路大緻都是相同的。
都是在想辦法均衡資源,不單單是土地錢财利益上的資源,也包括知識上的。
但是卻又都無從下手。
隻知問題不知解答。
就像是朱棣抱怨讀書這種事沒辦法刻意分配,學不進去就是學不進去,沒文化就是沒文化。
甚至刻意的進行分割,知識平攤也是沒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