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2頁)

他自幼雙親俱喪,靠全村人你一口我一口地養大,七歲那年,遇到已告老還鄉的太傅段寒山。

段寒山緻仕後,常年縱情于山水,四處遊曆,不巧在六盤村附近的山裡掉下深溝,險些丢了性命。

恰逢陸停舟入山撿菌子,救了老頭一命。

段寒山在村裡養傷,閑來無事最愛找陸停舟說話,發現他悟性極強,一點即通,不免生出收徒的心思。

陸停舟本不想離開六盤村,是村裡的裡正帶着幾名叔叔伯伯,拿着燒火棍追了他半匹山,把他捆起來連哭帶罵訓了一頓,才終于讓他點頭,同意跟着段寒山求學。

那時他們并不知曉段寒山的來曆,隻當他是學問高深的隐世大儒,直到陸停舟去段家待了一段日子,才發現自己的老師大有來頭。

段寒山因朝廷争鬥緻仕,為免禍及子孫,特意立下家規,命段氏三代之内潛心求學不得入仕。

他幾個兒子忠厚有餘,應變不足,本就不适合做官,孫子裡面段雲開最為聰穎,卻又隻好武不喜文,難免令他遺憾。

他與陸停舟一見投緣,恨不能将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偏生陸停舟也是個倔脾氣。

段寒山擔心做老師的會連累了學生,一心想讓弟子考完科舉便去好友的書院任教。

然而陸停舟卻不答應。

他說:“沒有老師便沒我今日,您一生治世之學,不用于百姓實在可惜。學生不怕入仕,即便我不是您的弟子,難道我做官就不會遭遇官場傾軋,鈎心鬥角了嗎?我偏要入仕,将您未竟之業繼續下去。”

一番話說得段寒山啞口無言,最終隻得應了他的請求,許他踏入官場。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陸停舟剛剛金榜題名,家鄉就傳來噩耗。

他還未踏上仕途,便遭受了此生最重的一擊。

從此以後,他的人生便隻為了報仇而存在。

剛入仕時,他名不見經傳,盡管有着探花之名,但哪回春闱沒有探花,三月放榜的熱鬧過去以後,朝廷裡沒人再把這當回事。

他的經曆自也無人知曉。

後來随着他逐漸受皇帝賞識,官職越來越高,他用了些手段模糊自己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