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霓虹燈比蘇晚秋想象中更加刺眼。
她站在彌敦道的街頭,仰頭望着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耳邊是叮叮車的鈴聲和此起彼伏的粵語吆喝。身旁的李桂芝緊緊攥着她的手,眼睛卻忍不住四處張望——這座城市的繁華,遠超她記憶中的上海灘。
"晚秋,這裡"李桂芝的聲音微微發抖,"比畫報上還要熱鬧。"
蘇晚秋點點頭,心跳如擂鼓。她懷裡揣着那本"未來行業秘典",指尖微微發燙——自從踏入香港,秘典的頁面便不斷浮現新的信息,仿佛被這座城市的能量激活。
鄭裕成派來的助理阿玲帶着她們穿過擁擠的街道,直奔旺角布料市場。
"蘇小姐,鄭先生吩咐了,您需要什麼面料盡管挑,費用記在公司賬上。"阿玲微笑道。
蘇晚秋深吸一口氣,踏入市場。眼前是望不到盡頭的布料攤位,絲綢、雪紡、蕾絲、羊毛呢五光十色的面料在燈光下閃爍着誘人的光澤。她輕輕翻開秘典,指尖劃過最新浮現的一行字:"1982年香港流行面料:醋酸纖維、閃光緞、提花喬其紗。"
她停在一個不起眼的攤位前,目光落在一卷銀灰色的布料上——觸手冰涼,卻又柔軟如絲,在燈光下泛着微妙的金屬光澤。
"這是什麼料子?"她輕聲問。
老闆擡眼打量她,用粵語回答:"新到的醋酸纖維,日本進口的。"
蘇晚秋心頭一震——這正是秘典上提到的未來流行面料!她強壓住激動,裝作随意地問:"多少錢一米?"
"三十港币,不講價。"
李桂芝倒吸一口涼氣——這價格抵得上内地工人半個月工資!但蘇晚秋毫不猶豫地點頭:"我要十米。"
阿玲驚訝地看了她一眼,但沒多問,爽快地付了錢。
回酒店的路上,蘇晚秋的手指一直摩挲着那塊面料,腦海中已經勾勒出至少三套設計。李桂芝低聲問:"這料子這麼貴,真值得嗎?"
"媽,這料子明年會風靡全球。"蘇晚秋壓低聲音,"我們得搶在别人前面。"
---
香港時裝周的會場設在半島酒店,水晶吊燈下,衣着光鮮的賓客舉着香槟杯低聲交談。蘇晚秋穿着自己設計的改良旗袍裙——靛藍真絲面料,腰間綴着母親親手盤制的銀蝶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這件設計很特别。"一個帶着美式口音的女聲在身後響起。
蘇晚秋轉身,看見一位金發碧眼的外國女人,約莫三十歲上下,穿着利落的白色套裝,手裡拿着筆記本。
"謝謝。"她禮貌地點頭,努力讓自己的英語聽起來不那麼生硬。
"我是麗莎·卡特,《sopolitan》亞洲區編輯。"女人微笑着遞上名片,"你的設計融合了東方元素和現代剪裁,很有辨識度。"
蘇晚秋的心跳漏了一拍——《sopolitan》!這本雜志即将在全球掀起女性獨立與時尚的革命浪潮!
"我叫蘇晚秋,來自深圳。"她穩住聲音,"這是我的母親,李桂芝女士,她才是真正的裁縫大師。"
麗莎饒有興趣地打量着李桂芝:"你們的作品讓我想起五十年代的上海時裝,但又多了些現代感。"
李桂芝局促地笑了笑,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袖口的盤扣。蘇晚秋趁機從包裡取出提前準備的英文版設計冊:"麗莎女士,這是我們的其他作品,如果您有興趣"
麗莎翻看幾頁,眼睛一亮:"這些廓形很有潛力!"她合上冊子,突然問,"你們有興趣接受采訪嗎?我想做一個關于中國女性新興設計師的專欄。"
蘇晚秋的呼吸幾乎停滞——這是打入國際市場的絕佳機會!她強壓住狂喜,鎮定地點頭:"當然,這是我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