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莎在筆記本上寫下地址:"明天下午三點,來咖啡店詳談。"
---
下午三點的香港,陽光斜斜地灑在半島酒店旁的咖啡店玻璃窗上。蘇晚秋提前半小時就到了,選了個靠窗的安靜角落。她特意換上了那件改良旗袍裙的姊妹款——墨綠色真絲面料,領口别着母親新做的翡翠蜻蜓胸針。
"要杯紅茶就好,謝謝。"她對侍應生說英語時,指尖不自覺地摩挲着膝上的設計冊。李桂芝坐在旁邊,正緊張地檢查随身帶的針線包:"萬一她要看現場改樣"
"媽,放輕松。"蘇晚秋按住母親顫抖的手,卻發現自己掌心也沁出了汗。她望向窗外,叮叮車正慢悠悠地駛過,車窗反射的陽光在她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麗莎準時推門而入,她身後還跟着個戴圓框眼鏡的年輕攝影師。
"蘇小姐!"麗莎熱情地招手,"這位是我們的攝影師馬克,他想先拍幾張你們的照片。"
蘇晚秋起身時差點碰翻茶杯。馬克已經舉起相機,鏡頭對準她胸前那枚精巧的蜻蜓胸針。"太美了。"他喃喃道,快門聲清脆地響了三下。
麗莎翻開筆記本:"首先,能說說你們的設計理念嗎?為什麼選擇将傳統盤扣與現代剪裁結合?"
蘇晚秋深吸一口氣。窗外的叮叮車鈴聲忽然遠去,耳邊隻剩下自己清晰的聲音:"就像香港這座城市——既保留着老茶樓的青磚,又蓋起了玻璃幕牆的摩天樓。我們的設計,是想讓世界看到中國美的傳承與新生。"
麗莎的鋼筆在紙上快速滑動。李桂芝适時取出塊繡着纏枝紋的綢緞,手指翻飛間,一枚蝴蝶盤扣在她掌心漸漸成形。馬克的相機快門聲頓時響起。
"天!這手藝"麗莎湊近觀察,"在美國,這樣的手工至少值100美元一件。"
蘇晚秋趁機展開設計圖:"所以我們計劃推出兩個系列,高級定制款由母親手工完成,成衣系列用改良機縫技術"
當麗莎合上筆記本時,窗外已是華燈初上。霓虹燈牌在玻璃窗上投下七彩光暈,恰好映在蘇晚秋的設計冊扉頁——那裡用鋼筆寫着"東方美學現代演繹"的中英雙語标題。
回深圳的前一天,蘇晚秋幾乎跑遍了香港的布料市場和書店。她買下所有能找到的時尚雜志、面料樣本,甚至偷偷帶回幾本國外設計學院的教材——這些在内地都是禁書。
"晚秋,海關查得嚴,這些東西帶不回去的。"李桂芝憂心忡忡地看着她塞滿資料的行李箱。
蘇晚秋咬唇思索,突然眼睛一亮:"我有辦法。"
她找到正在酒店外抽煙的張建軍,低聲說了幾句。退伍軍人眉頭緊鎖,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次日過關時,海關人員果然嚴查行李。
"打開箱子。"穿制服的男人冷着臉命令。
蘇晚秋鎮定地掀開箱蓋——裡面隻有幾件換洗衣物和母親用的針線包。海關人員翻檢一番,沒發現異常,揮手放行。
她走出檢查站,長舒一口氣。不遠處,張建軍靠在一輛貨車上,獨臂搭着車窗,沖她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直到回到深圳的作坊,張建軍才從貨車夾層裡取出藏匿的資料和面料樣本。
"軍車改裝過的暗格。"他淡淡地說。
周玉梅迫不及待地翻看那些雜志,驚呼連連:"晚秋!這些款式我們要是能做出來"
蘇晚秋笑着點頭,手指輕輕撫過那卷閃光的醋酸纖維面料。
"不止要做出來,"她輕聲說,"我們要讓世界看到,中國設計的力量。"
窗外,深圳的夜空被工地的探照燈照亮,仿佛預示着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将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