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1頁)

"聽見動靜就醒了。"李桂芝幫她按摩着頸椎,"你這孩子,從小就這樣,認準的事拼了命也要做。"

蘇晚秋靠在母親肩頭,突然想起2023年的自己——那個為了趕時裝周通宵三天,最後倒在貨車前的拼命三娘。原來有些特質,穿越時空也不會改變。

"媽,咱們的訂單還差多少?"

"和服腰帶全做完了,鄭先生的樣衣還差二十件。"李桂芝憂心忡忡地望向窗外,"聽說最近又有新政策"

蘇晚秋翻開秘典,耳鳴聲中勉強辨認出新出現的文字:"1982年出口政策變動預警"。她心頭一緊,這和林志強最近的動向有關嗎?

"林志強收購了前進服裝廠?"周玉梅的驚呼引得路人側目。張建軍急忙把她拉到巷子裡,從懷中掏出張皺巴巴的圖紙:"我戰友畫的,三家廠位置剛好包圍咱們。"

蘇晚秋盯着地圖,寒意順着脊背爬上來——林志強這是要斷她原材料和客戶的路!前進廠控制着本地棉布供應,另外兩家則壟斷了通往廣州的運輸線。

"建軍哥,能聯系上你那位戰友嗎?"她突然問。

張建軍點點頭:"他在輕工局開車,經常接送領導。"

"幫我打聽件事。"蘇晚秋壓低聲音,"最近有沒有關于來料加工的新政策?"

退伍軍人獨臂敬了個标準的軍禮,轉身消失在晨霧中。周玉梅急得直跺腳:"咱們得趕緊找新供應商啊!"

"不急。"蘇晚秋翻開秘典,盡管耳鳴加劇,她仍強忍着查看最新信息,"先完成手上訂單,鄭先生月底要來驗貨。"

鄭裕成驗貨那天,十五個女工站得筆直。車間裡飄着淡淡的樟腦味,每件成品都熨得一絲不苟。

鄭裕成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腰封,突然轉向李桂芝:"李太太,聽說您畢業于華東紡織工學院?"

李桂芝手中的軟尺掉在地上。這個埋藏二十年的身份,竟被港商一語道破。

"不必驚訝。"鄭裕成微笑,"我六十年代常去上海采購,對鴻翔的工藝再熟悉不過。"他指着樣衣上特殊的歸拔工藝,"這種手法,全中國隻有宋教授的嫡系傳人會用。"

合同簽署儀式在縣招待所舉行。鄭裕成将鋼筆遞給李桂芝時,老人家的手抖得厲害,簽下的"李"字歪歪扭扭。蘇晚秋握住母親的手,幫她完成簽名,恍惚間仿佛托起了一個沉淪多年的夢想。

"合資廠就叫鴻霓如何?"鄭裕成提議,"取鴻翔的傳承,加霓裳的新意。"

李桂芝的眼淚砸在合同上。蘇晚秋緊緊摟住母親肩膀,在衆人掌聲中,她看見窗外的木棉花正開得如火如荼。

沒人注意到,招待所對面的茶樓裡,林志強正用長焦鏡頭拍下這一幕。他身旁坐着面色陰沉的趙衛國,兩人面前的煙灰缸裡堆滿了煙頭。

"按計劃進行?"趙衛國低聲問。

林志強冷笑:"等外資到位,一網打盡。"

窗外忽然刮起大風,吹落一地木棉。鮮紅的花瓣粘在茶樓窗玻璃上,像極了斑斑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