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改造的錘聲驚飛了榕樹上的麻雀。蘇晚秋站在新挂的"鴻霓服裝廠"木牌下,看着二十多個年輕姑娘排成兩列,挨個在用工合同上按手印。
"月薪六十塊,包三餐,每月休息兩天"周玉梅扯着嗓子解釋條款,突然被一陣刺耳的喇叭聲打斷。
三輛自行車歪歪扭扭地停在土路上,車把上綁着紅綢,騎車的正是村裡有名的"大喇叭"李嬸。她扯開嗓門:"哎喲,蘇家丫頭這是要當地主婆啊?招這麼多長工!"
人群裡響起竊竊私語。按手印的姑娘們不安地交換眼神,有個紮麻花辮的突然縮回手:"蘇、蘇老闆,我娘說個體戶不牢靠"
蘇晚秋剛要開口,遠處傳來銅鑼聲。老支書帶着幾個民兵走來,紅袖章在陽光下格外刺眼:"鄉親們注意!今晚七點祠堂開社會主義道德讨論會,學習最新精神!"
他的目光掃過招工台,在"計件工資表"上停留片刻,冷笑道:"現在有些人啊,搞起資本主義雇傭剝削一套,比舊社會地主還狠!"
人群轟然炸開。蘇晚秋攥緊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她看見父親蹲在糧倉屋頂鋪油氈,老支書的話像記耳光,抽得他背影一顫。
"晚秋姐"周玉梅擔憂地遞來茶水,卻發現茶杯裡的水紋在劇烈晃動——蘇晚秋的手抖得握不住杯子。
"沒事。"她強作鎮定,"繼續登記,今晚我親自去那個讨論會。"
竈房裡飄着中藥的苦香。蘇晚秋掀開鍋蓋,看見母親正在熬一鍋黑乎乎的湯藥。
"媽,您咳嗽還沒好?"
李桂芝慌忙用抹布蓋住藥罐,卻還是漏出一聲悶咳。"媽!"
"老毛病了"李桂芝抹了抹嘴角,"年輕時在紡織廠落下的,棉絮吸多了傷肺。"
蘇晚秋心頭一震。她想起2023年參觀過的紡織博物館,那些塵肺病工人的照片閃過腦海。翻開秘典,"職業防護"的條目正在發光:
"縫紉車間粉塵防治:
1安裝排風扇
2改用無塵剪刀
3每日工作不超過10小時"
最後一行小字讓她渾身發冷:"長期暴露可導緻塵肺病。"
藥罐突然沸騰,褐色的藥汁濺在秘典上。蘇晚秋猛地合上本子,轉身沖進院子:"建軍哥!現在就去縣裡買電風扇,要六台!"
張建軍獨臂撐着梯子跳下來:"錢夠嗎?"
"不夠就借!"她翻出所有現金塞進軍挎包,"再買二十個口罩,要醫用紗布的!"
正要出門,院門突然被推開。楊雪踩着白色高跟鞋走進來,玫紅色連衣裙在灰撲撲的院子裡格外紮眼。
"surprise!"她晃了晃手中的雜志,"蘇小姐上香港《周刊》啦!"
雜志内頁赫然是麗莎·卡特那篇報道:《深圳漁村走出的設計師——東方美學碰撞現代時尚》。配圖中,蘇晚秋站在縫紉機前,身後是正在刺繡的李桂芝。